上海季风书园只剩总店在支撑 鼎盛时期曾有8家门店

   2014-04-27 大众日报10740

  季风书园,曾是拥有8家门店的上海著名文化地标,如今仅剩总店在经营困局中苦苦求索。面对季风书园华师大分店的关门,一位教授直言,这与其说是“季风”的悲哀,不如说是学校的悲哀:我所悲哀的,乃是公共空间在大学的萎缩。

  与其三年前高呼“闵大荒,季风来了”的昂扬姿态形成鲜明对比。曾经意气风发地进军,如今悄无声息地败退。

  这家人文社科类民营书店,创始于1997年。创始人严搏非,是文革后第一届本科生,80年代哲学硕士。他凭借自己独特的选书能力,出售相对小众的人文社科类图书,迅速聚拢了一批高校师生和白领精英。十几年内,季风书园从初创时刚满40平方米的小店,发展到鼎盛时期的8家门店。

  那时,上海季风书园和北京万圣书园、南京先锋书店、广州方所书店一样,都是全国知名的民营独立书店。

  但是,最近短短两三年内,季风书园各分店相继关门。

  “季风关门不是新闻,开业才是新闻。”这是上海媒体人对于这家全国知名的独立书店的新闻判断。

  这个判断背后,隐藏着一个残酷的现实——在过去的四五年间,季风在与各家门店不断告别。这个挥别的动作是如此频繁,以至于书店关门这本该含有悲凉色彩的事情,竟然成了人们习以为常的麻木。

  “哈贝马斯”难敌“哈根达斯”

  在各分店接二连三的倒闭潮中,上海新闻文化圈曾先后掀起两场“季风保卫战”,但文化逼视终难敌市场铁律,季风书园还是从鼎盛时期的8家门店,沦落到如今硕果仅存的一家总店。

  这场来势汹汹的告别,始于2008年。

  这一年秋天,季风书园位于地铁陕西南路站的总店,传出可能要关门的消息,原因是10年租约到期,房东要把租金上涨10倍。

  消息传出后,上海新闻界和文化圈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保卫季风”的运动。当时最有名的一句口号是:“地铁站里不能只有哈根达斯,没有哈贝马斯。”

  这句带有强烈道德审判和文化逼迫意味的口号,将地铁公司和社会管理者逼到了无路可退、无法选择的境地,似乎不让季风书园留下,就代表了“没文化、没品位”。

  在社会压力下,官方不得不出来表态。上海新闻出版局时任局长焦扬表示:“季风书园确实是我们这个城市的文化地标。如果离开陕西南路地铁站,对上海整个城市文化风格、形态的伤害是不可估量和无法挽回的。”

  于是,经过多方斡旋和持续半年的谈判,这家门店得以保留。季风书园与地铁公司签了“2+1”协议,即续约2年,第3年有优先签约权。

  但是,店面租金仍在上涨、销售额仍在下降。季风书园就此被拉开了一道缺口,门店倒闭的趋势愈演愈烈。

  2010年,在徐家汇百脑汇二期开业仅9个月的季风书园概念店,因陷入经济纠纷且每天营业额过低,宣布关门。2011年,季风艺术书店、静安店、来福士店相继关门,原因均是租约到期,租金上涨,季风无力应对。2013年1月,开业15年、门店中时间最长的季风莲花路店,因房东不同意续约而被迫关门。

  在各分店接二连三的倒闭中,3年很快过去。到了2012年末,陕西南路总店与地铁公司续签的3年租约再次到期,租金依然要涨,季风还是无力承受。于是,上海掀起了第二次“季风保卫战”。

  不同于第一次拯救中理想主义的呐喊,第二次拯救变得较为冷静和理智。

  此时,另一种声音开始出现:哈贝马斯固然需要,但为保住哈贝马斯而拒绝哈根达斯的成本,难道必须由地铁公司来承担吗?以文化的名义进行逼视和审判,在市场经济规律之下,有违公平。

  因此,各方论争后于2013年3月拿出的解决方案,增添了折中主义的色彩:季风书园可以留下,但必须挪一挪地方。保留书店的成本也不再由作为企业的地铁公司承担,而是由作为公益单位的上海图书馆承担。

  最终,季风书园总店,从繁华的地铁陕西南路店,搬到了相对冷清的上海图书馆站。于淼说,目前的经营场地是以比较低廉的价格从上海图书馆租赁的,房租支出占经营管理费用的20%,“与人工成本所占的64%相比,这个比例不算高”。

  今年春天,最后一家分店华师大店关门之后,上海图书馆总店就成为季风书园硕果仅存的门店。

  于淼介绍,搬迁之后,由于人流量减少,总店的销售额有所下降,约为原先的70%,但由于房租成本同时降低,所以经营状况“还算不错”。“我们现在的工作重点就是集中精力把季风上图店做好。上海图书馆集中了大量爱书者,都是我们的目标顾客。”

  困局如斯,实体书店要想生存下去,必须给自己一个理由。

  “我能为读者创造什么价值”,是所有实体书店都该扪心自问的问题。

  于淼认为,对于读者来说,书店最根本、最核心的存在价值,就是书。能不能采购到好书、摆放好书,这是关键。

  季风书园在尝试,把店里的书做得更有主题性、更有体系,“进到书店,如果读者对一个话题很感兴趣,比如民族、三农、城镇化、知识分子等,就很容易找到相关的书籍”。但是,网络书店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于淼的另一个思路是,把人文社科类的书做得更全。“一些人文社科类图书,第一次印量大概只有3000本,网络书店进几本,卖完就没有了,也不会再补。很多书刚出版半年,在网上就缺货了。但是我们会有意识地保留这类有价值的图书,我们会做得比网络更好。”

  一切都在探索中。实体书店未来是什么模样,现在无人说清。但也许正因如此,谁最先发现了实体书店不能死的理由,谁就找到了生存之门的钥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1074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