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圈与艺术合流趋势渐起 艺术商业发展暗藏阻力

   2014-05-01 南方都市报8380

  最近,艺术的因子悄悄地爬进了深圳的商圈,许多购物场所、高档餐厅辟出一角,专门为展览和艺术讲座留出空间……先有O C A T将王广义、方力钧、张晓刚等众多大腕的传世之作集结于O‘plaza欢乐海岸购物中心,后又有深圳本土青年艺术团队O N O在12 3 4 sp a ce (迷你万象城)圈出一块艺术领地———曾几何时,商业的霸道和强势,早已把一座城市的人文因子挤压得踪迹难循,如今,人文和艺术却要向商业地带吹响反攻号角了?

  一个个商业与艺术相结合的经营样本在深圳生发

  傲慢而巨硕的shoppingm all、霓虹与杯盏交错的高档餐厅,组成鼎盛的烧钱组合,让深圳这座城市纸醉金迷的一面高频闪现。不过,细心的观众能够发现,不管商圈、酒店、食肆多么奢华,只要有那么几幅油画、几樽雕塑装点一番,环境美观指数便嗖嗖上升,立马烘托出高端的气氛。与艺术嫁接的商圈,不仅要输出商品,更要输出美学,输出文化。

  或许是身挨华侨城创意园之故,从恩平街南端起一路向北,“艺术”简直成了这一片区的“潜规则”。分布于此的餐饮、购物场所,怎么也要拿出一两个艺术特色充当镇店之宝。青朴落酒吧贴满革命时期的海报和宣传画,从那些棱角分明的仿宋体中依稀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美学;胡桃里餐厅彻夜放送本土气息浓厚、便于饕客律动身体、呼应节奏的原创音乐;而把“艺术实验”进行得最为彻底的当属艺境味觉,这个西北菜餐厅甫一落成便举办“艺术邀请展”,把餐厅的各个墙面都贴上摄影、插画、诗歌作品,置身于此的饮食男女会恍觉自己被展览团团包缠,仿佛自己也成为一樽“人肉雕塑”……那些最初只被视作“猎奇、吸引眼球”的艺术噱头,终于形成一项特色,被持续地保存下来,一个个商业与艺术相结合的经营样本已经拔地而起。

  如果说,华侨城创意园的艺术性商圈大多受惠于周边分布的创意企业,其成熟、厚重的艺术氛围难以复制,那么,那些原本就没有多少艺术基础的商业地带为何也来凑艺术的热闹?去年年底,“O C T当代艺术中心藏品展”在深圳欢乐海岸购物中心举行,14件当代艺术大腕的名作霎时把整个新开张的购物中心变成了一个艺术互动空间,而接下来的数周内,数场艺术公益讲座又继续普及艺术知识,艺术家与互动观众口若悬河地抛出各种晦涩概念,与周边购物摊档讨价还价的声音形成了微妙的呼应。而深圳O N O艺术团队于今年2月在1234space(迷你万象城)举办了轰动一时的画展,把商城3楼装扮成了一个便于情人节约会的艺术城堡,但这并不是“终极版”,因为他们又开始把创作的据点朝其他商圈蔓延了……

  不少购物场所,也不愿用“X X卖场”、“X X店”、“X X所”这样毫无人情味的呆板名称来定义自己,而要换上“生活馆”、“创意馆”、“艺术休闲区”之类的与艺术搭边的招牌……借助文艺,商业空间具备了多元的公共空间属性,为顾客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选择。

  艺术因子要先转化成商业指标,才有与商业“谈婚论嫁”的资格?

  不过,深圳的大型消费空间,在它们最初的建造、设计阶段,并没有为“艺术”的生长预留空间,而近邻香港似乎更有远见。香港不少shoppingm all早在规划阶段,就给艺术留下了大量地盘,譬如香港海港城、沙田新城市广场、太子广场都有大量的城市雕塑、公共艺术作品构成颇具人文感的“迎宾阵容”,在商圈里开办的艺术工作坊、人文讲座更已成为一道常见风景。显然,同样是经济之都,香港商业与艺术的合作却更亲密自然。

  一些深圳文化人始终致力于商业与艺术之间的联姻。真实视觉CEO杨长虹希望回归城市生活的本源:“一个城市生活的完整链条,必然是购物、娱乐、人文合为一体的,但如今‘人文’这一环却在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中被无情地抽剥掉了。”近年,他在深圳推出了多个将艺术与CBD区、商业区融合的计划,可这些计划却往往免不了被搁浅的命运。因为“商圈还是在利用艺术而非相互合作,合作商对艺术的了解完全匮乏,只是把艺术视作逐利的工具,最后的态度也变得十分商业。”

  O N O团队核心成员谭轩谈及自己在迷你万象城开办画展的经验,用到了“缘分”这个词语:“其实该商圈的主要负责人以前就和我相识,这是一个‘缘分’。他对我之前所做的一些艺术互动项目早就有所了解,他认为策办一些小型展览、推出一些公共艺术互动有利于人气的集结,与该商圈的品牌定位比较吻合。而如果同样的展览放到更大型的商圈(万象城、益田假日广场)恐怕就不适合了,这里有个艺术规模与商圈档次相对应的问题。”

  由此可见,在深圳,商业与艺术的合作,最终的评判依据还是经济效果。一个展览、一场艺术互动能对购物客流产生多大的吸引作用,能在多大程度上刺激经济效益,都被纳入一个量化机制中进行评估。莫非,艺术因子要先转化成

  商业指标,才配拥有与商业“谈婚论嫁”的资格?如此这般,艺术仍然是商业的从属,无法实现与商业的平等对话,只能通过某些偶然的契机形成局部的艺术繁荣?

  商圈与艺术的合流之路,看似简单,实则暗含许多难以目及的隐形阻力。在一些艺术从业者看来,目前深圳涌现的诸多艺术商业的结合版本,并没有太多的可复制性和可迁延性。深圳青年画家倪彦认为这种“阶段性合作”是历史的产物:“至少现在商圈与艺术的合作已经搭起了平台,出现了初步的形式,不管这种合作的实际内涵到底是什么,这已经是个难得的进步。”

  试图将艺术植入商业地带的人们,不要有“艺术无限大”情结

  商业与艺术的合作,一个很重要的中间环节就是受众的培养。在杨长虹看来,深圳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由70后、80后组成的小资阶层,他们处于社会中坚,具有一定的消费水平及审美欲望,“他们或许更能接受消费与艺术相结合的商品或物件。”

  “目前商业空间与文艺之间的合作是否顺利,与其说是经济效益决定,不如说‘人气’才是最重要的裁判。”在香港艺术推广人贾士奇看来,试图将艺术植入商业地带的人们,不应该有“艺术无限大”情结,“商圈与艺术家之间是一种松散性的博弈关系,商家需要多少的人文因子、美学价值与之呼应,很大程度取决于商家的品牌定位本身,以及商家所能影响的主要消费客流,不能因为商业空间出于盈利考虑降低、削弱与艺术家的合作,就对商家进行口诛笔伐,这种‘我做艺术,所以我是最伟大的,你们商家都要配合我’的理想化期待反而会对艺术与商业的长期磨合产生不良影响。”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838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