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中海等房企巨头前四月销售面积下滑超过20%

   2014-05-31 经济观察报4520

  在支撑国内楼市持续繁荣的销售面积与销售价格两个核心指标中,销售面积已发生逆转,并大幅下滑,销售均价尽管仍维持高位,但见顶趋势已现,并开始掉头向下。

  时至六月,春节因素、传统成交淡季等因素已无法解释当面楼市的持续低迷。

  无论是官方统计还是房企巨头的民间数据,都折射出一个现实:中国房地产业已进入单纯依靠售价驱动增长的危险区域。

  数据显示,包括万科、保利地产、中海地产、华润置地在内的房企巨头今年前四个月的销售面积均已大幅下滑,除万科外,多数巨头前四月销售面积下滑超过20%。进入4月之后,万科已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降价销售。

  香港地产教父,中原集团创始人施永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内地楼市的问题一旦暴露,就可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4月份成交量已经开始跌了,5月份我相信会比4月跌得更多。我们已经明显地感觉到,市场正在改变,量变已经差不多要到质变了”施永青说。

  销售全面告急 

  情况正在起变化。

  截至5月25日,在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的12个重点城市中,仅武汉的成交量出现了约5%的同比上涨,其余全部下跌。其中,杭州降幅最大,为53.13%;北京次之,降幅为47.21%;深圳降幅位列第三,为36.3%。

  尽管数据并不意味着全部,但连续的数据却预示着趋势的变化。

  从各方的数据看,国内房地产行业的状况是一边售价上涨,另一边销量暴跌。依靠房价的无量上涨,众多房企巨头仍然维持着相对的非理性繁荣。

  5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纳入监测的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涨幅虽有所收窄,但较去年同期下跌的仅有一个,69个仍在涨,其中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同比涨幅仍达两位数。

  其中,涨幅最高的是上海,其以13.6%的涨幅位居第一,北京、广州、深圳则均上涨11.2%。

  但硬币的反面,却是另一个冰冷现实。在房地产行业销售量和销售价格两个核心指标中,房价横盘向上,销售面积却在大幅向下。

  上海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市场化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积180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7%。

  北京一季度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为16418套,环比下跌41.3%,同比下跌55.8%,创下2005年以来季度新房成交量新低。

  深圳市规土委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深圳市成交量下滑超过四成。4月深圳的新房住宅成交2936套,同比大幅减少25.5%。

  龙头房企们在今年前四月的销售表现也印证着这一尴尬的现实。

  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万科累计实现销售面积524.3万平方米,销售金额669.8亿元,分别比2013年同期增长8.7%和19.6%。但在量与价上,两个数据的增幅并不匹配。事实上,万科销售面积连续两月同比下降,2014年销售形势不容乐观。

  相比于对数据调整过的万科,其他巨头则更难看一些。

  同期,中海地产累计合约物业销售额约为455.65亿港元,同比下降12.4%;楼面面积为264.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32%。

  保利地产1至4月签约面积同比减少22.17%至284万平方米;签约金额同比减少9.45%至363.98亿元。

  而处于第二梯队的500亿房企状况同样堪忧。

  数据显示,龙湖地产首四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26.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5.9%,合同销售面积114.6万平方米,下降11%。

  华润置地合同销售金额约136.7亿元,同比下降40.95%,销售建筑面积129.7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14%。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在今年前4个月,包括保利地产、中海地产、龙湖地产、华润置地等龙头房企的销量已出现明显下降。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同期售价仍旧大幅增长,这些房企的总销售数据将十分难看。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452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