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斌:大家上午好。谈旅游我可以说两句,谈地产我就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昨天晚上我一直在想我小的时候听过的一首歌是台湾民谣,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往上爬。我就想这个蜗牛累不累啊,你上树还要背着个壳。这骨子里反映出我们对安全的渴望,无论是马斯诺的需求层次论,还是其他的社会学、经济学的研究,安全是最重要的。我们在家如此,出门也是如此。很小的时候,妈妈就跟我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因为外面的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出去的时候的第一个追求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而是最基础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所以我的第一个观点是出门在外,请给我一个房子。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觉得旅游就是看景,我们无论到各地,政府官员、企业、老百姓也好一谈旅游就是奔着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遗产或者是自然景观去了。像我们的名山大川,像长城,哪怕是到海上去,我们想到的游轮旅游,想到的不是海上多枯燥,而是想着铁达尼电影中的浪漫环节。我们说旅游是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在异地感受生活。多少年了,祖祖辈辈的人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庭场景。孔子教育我们,父母在不远游。但是当老百姓手里有点钱的时候,老百姓就希望去旅游。但是更多先是去看自然景观,看了泰山,看了孔庙之后,一天下来,我们想干什么呢?就是洗澡睡觉吃东西了,好的东西吃不起,吃个大煎饼我总要吃饱的。去了云南,我们总要去去曲靖,总要吃吃过桥米线,临走的时候总要带一点的东西回来。比如说来上海,我们要带一点大白兔奶糖。而现在我们想,只是买东西不行,还要看看其他的东西,上海的年轻人在新天地晚上都干什么呢?我们过去谈文化是很高大上的,丹增先生的书不是谁都可以看得懂的,要很高的文化素养的。如果说年轻人想知道说,我想看更年轻的人在干什么?这些东西可能我们过去文化当中是不关注的,但是现在世俗化、民间化的东西越来越成为主体了。年轻人要喝咖啡,要听听一周立波秀,他要到24小时书店去看书。所有这些东西要睡觉、买东西、消遣、娱乐和朋友喝喝酒,都需要一个房子。大家想想旅游能和房产分得开吗?不能,在观光时期分不开,在休息的时期更加分不开,他们是自然的一个融合过程。
所以我说,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想跟各位分享的观点是我需要一所房子,我还需要一个社区。仅仅有房子不够,房子是一个自然的建筑,我不知道周会长会对房地产怎么去解读,我就记得我小的时候是在农村长大的,我特别羡慕的是到一个县城的同学家里去,他家有一个书房,那是一个什么概念了?所以在我有了一定经济实力的时候,我在40岁的时候,第一次买了一个大房子的时候,我就把最好的房间做了书房,我必须要有书房。我们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大家想是不是这样的概念呢?
旅游产品和其他产品最大的不同是以人到达目的地为前提,第二不仅是员工的行为构成产品的组成部分,客人的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我们为什么不愿意跟团游,因为我们不知道团里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你可能希望安静的时候,那个人大声吵嚷,你喜欢热闹,那个人对热闹不感兴趣,你都要忍受,我们无法主动挑选客人。但是我们在家居住的时候,我们是可以主动挑选的。找一个好邻居是非常重要的,大家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去做房产也好,做旅游目的地也好,你要不要去选择你的客人是谁?或者我们稍稍专业一点讲,你的客群,你的目标客户是谁?你不能一个房子全世界去卖,在这样的时候,老百姓就在想,我有一个小小的梦想,请你给我一个房子,最好再给我一个小小的社区,可以让我在里面平静的生活。
但是人心不足,人们总希望好一点再好一点。有了社区之后,他还想要生活。这个生活是什么?让我能够看得见风景,也能够享受得起。我们当代旅游业发展到今天,我们从79年,那个时候我们的旅游发展目标是很简单的,就是创汇,是小平同志在广安开会,那一次会谈小平同志讲的很简单,说要创汇。一个人可以花1000美元我们到本世纪末可以到100亿美元,那是很大的数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旅游发展是以国际为导向的,就是创汇。99年之后,93年的时候,当时我们为了应对市场的总需求不足,老百姓想玩没钱玩,那我们再等等。到99年的时候,老百姓说尽管我没钱但是我有时间了,所以旅游业大力发展起来了。可是我们再往下走,我们旅游应该做什么了?现在我们说旅游创汇的概念已经不存在了,去年我们入镜旅游1.31亿人次,我们的收入只有500亿多一点。而我们9189万人出境,而花了1286亿美元。这个目标没有了。国内旅游去年很大,去年有32.6亿旅游人次,旅游花费2.65万亿人民币。但是发展旅游的目的是什么?创汇的目的不存在了,本地发展旅游到底是不是产生价值,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这个问题看起来是理念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不解决,旅游发展合法性的问题可能都会受到质疑。因此我们一直探索发展旅游是为了什么?去年我们出台了旅游法,我说旅游法一定是以居民旅游权利为导向的,不然的话就变成了部门之间争权夺利的法律。什么是公民权利就是让更多老百姓参与到旅游进程当中来,让游客可以享受更好的旅游品质,也就是说更多的国民参与更高的品质分享,是不是可以成为我们的发展理念?
这里说到品质的问题,我们的房子,我们的社区应该怎么建,怎么运营呢?难道只是做一个物理性的建筑,做一个很好的规划,晚上只有1/3灯光亮就可以了?我们不要忘记了房子盖出来需要运营,也需要成本的,你一个社区设计的是住10万人你只进去1万人,当地政府配套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谁来买单。
我期待在今后一个时期里面,我们社会各界一定要高度关注我们旅游发展当中消费趋势的演化。这个趋势怎么去把握,我看当前我们基本的判断还是以国民消费为主体的大众发展初级阶段。简单来讲就是大基数、稳增长、观光消费就是我们主流的发展模式,观光旅游还是基础,甚至度假过程当中,如果说满足不了观光的目的,这个地方单纯让人发呆,要发展起来我看也不现实。在推动旅游业发展当中,如果说片面拉高我们的需求,说海天盛宴是我们中国旅游的常态,那我们很可能会栽跟头,我不是说没有这样的需求,确实有豪华游艇、私人飞机这样的需求,但是多数的老百姓还是希望走一走,看一看。一会儿我们会谈仙境海岸的问题,山东有这样的条件,但是不能说有了海有了水都可以打造成仙境海岸,还要看历史文脉,看当地有没有这样的市场需求。所以我们在开研讨会的时候,我说你在做产业布局的时候,对资源的分析固然重要,对客源的远近分析更加重要。为什么长三角地区可以发展成为旅游聚集地,因为有山有水有生活。老百姓没有生活是不行的,我们有一些人可能知道,有一个武汉非常著名的作家,他写武汉生活的时候让大家心向往之。你能说我休息三天,我吃吃热干面就不叫休闲度假,我一定要在沙漠里待三天,因此既要把握旅游发展的前沿趋势,又不能一哄而上。
第二个希望,今天我们是一个峰会,我希望我们这些有话语权的专家学者,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就是把一个真实的产业高速给地方领导,把一个适合老百姓,可以享受得起的风景提供给市场。这两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客观来讲,我对某些地方报上来的五年规划中提到的一个五年规划要做3万亿的旅游投资,我心里是很打鼓的。另外,我们老百姓可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起乡愁固然不错,但是我们也要老百姓可以享受得起。我们看到现在市场上很多品牌的发展让我们想起优衣库或者是ZARA这样的品牌。他就是做设计过的让老百姓买得起的产品,既有点时尚,但是还是可以购得着的东西。所以在旅游创业家当中有一句话叫得屌丝者得天下,这句话是有他的道理的。我们看起来非常高大上的五星级酒店,所谓的三高一综有几个赚钱的?反而那些,直接旗帜鲜明的告诉我们为大众服务的人,赚得盆满钵满,当地人也得了好处。这是我的第三个希望,要抓住大众基本面来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要敏锐的把握未来,我们需要专业的眼光来推近目的地的建设。
借此机会我愿意向大家分享我的最新的观念,就是出门在外给我一房子,让我在房子里可以享受生活。1960年代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时候,主题就是给我一所房子让我看得见风景。所以给我一个房子,这个房子不是建筑物,而是应该有家居生活的房子。让我有房子,有社区,有生活,你就把握了我们普通游客,普通大众的需求。政府也好,投资者也好,当我们的发展方向是为了让老百姓,让大多数游客主流消费的意愿。当我们的设计、消费合运营业是让老百姓可以看得见风景,摸得着生活的时候,我想休闲也好,度假也好,小康社会也好,还会离我们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