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万科第一大个人股东刘元生在深圳接受了万科TV的采访,讲述了他与王石、与万科20多年的缘分。穿越若干牛熊周期,1988年刘元生投资万科的360万元股票,今天市值已经变成10亿元,书写了股市的传奇。
在录影棚里,万科TV摄制组的杨蓓问:20多年来您为何一直持有万科股票?刘元生答:“以我的性格来讲,不喜欢搞投机的生意,我总是希望能看远一点。”杨蓓又问:为何对它有信心?刘元生还是说:“我更喜欢看远一点,而不是贪近利。”
录影棚里有人点头,似乎听懂了,又似乎没听懂。毕竟,此刻给你360万,你还是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更不要说重现刘元生从360万到10亿的传奇。经历丰富者和年轻人的区别在于,运用同样的语言,背后含义可能完全不同。
投资回报超过巴菲特
刘元生今年71岁,身材壮实,笔挺的蓝衬衫,棕色裤子,浅棕皮鞋,走起路来步履轻快。在拍摄自我介绍时,他给自己的身份定义是:香港仁达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管弦乐团董事局主席。他没有强调自己在股市上的骄人战绩,而这正是外界赋予他的巨大光环。追问之下,他只是说:“这个情况可能在A股比较罕见,但在国外还是比较普遍的。如果你30年前买了美国的IBM、可口可乐、苹果的股票,那么长期以来,你的回报都是很好的。所以我一直鼓励年轻人,做投资要真正作为投资,不要投机,要看远一点。”
“这个情况”4字背后,藏了一段持续26年的传奇。1988年,万科股份化改造之初,刘元生投资360万元买入万科股票,穿越若干牛熊循环,第一大个人股东地位纹丝不动,这些股票今天的市值超过10亿。20多年,1只股票,270多倍的增长,投资回报超过股神巴菲特。
与万科维系20多年缘分
刘元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认识王石。那时他在广州友谊剧院演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王石来听,两人开始结识。1983年他们开始合作。刘元生说,当时王石给他特别深刻的一个印象就是:不像一般去香港的内地人,喜欢吃吃喝喝,喜欢玩,而是去图书馆或书局,买很多书。这一点让刘觉得王石很特别,跟一般人不一样。后来王石对万科进行股份化改造,刘想鼓励他,希望他成功。当时刘买了360万股,在1991年正式上市之后,很快涨到七八块,后来涨到20多块,很多朋友就卖掉了。不过通过IPO上市捞一把并不是刘的目的,他不是想赚快钱,不是想投机,所以基本上就没动。“还是希望这个企业能够长期做下去,能够更成功。当时也没有想到规模能够做这么大。”
尽管受困于未知的迷雾,刘元生对王石和万科的信任始终没有动摇。他说,他很欣赏王身上的一些特点:第一是肯学习,第二是肯吃苦。他还记得,与王石做生意的时候,夏天37摄氏度,他们经常自己扛货在深圳交货,“你们可能都想象不到。”以是观之,刘元生的基本面分析独具特色:落脚点不是“金融炼金术”,而是符合国情的“识人术”。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看人还是比较准的。”
公司治理结构的“定海神针”
现在刘元生仍然把这些股票稳稳拿在手里,因为他觉得“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但是这名“超级散户”不像其他投资者那样整天关注行情,而是把90%的精力放在音乐、艺术和慈善方面。他说,“一个人不应该这样活,整天盯着股价,我觉得太不开心了。”
刘元生的股票市值可以连地皮一起买下整个万科总部,但他目前并不是公司董事,也不干预公司日常经营,是万科独特治理结构中的“定海神针”之一。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可谓战略投资者的典范。对于近年万科的一些尝试,他坦言,没有资格做评论,“因为这需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
回顾与万科打交道的20多年,刘元生认为万科依然保持着创业期的很多优点,但千万不能忽略人才的问题:“一个公司要成功,人是最主要的资本,怎么样把人,尤其是有能力的各层次人才留下来,这是万科现在一定要考虑的因素。我希望在这个问题上能有突破,那就能够战胜其他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