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中讲述的“囚徒困境”故事正在被富力地产重新演绎,只不过博弈的对象是富力自己。这家中国地产界曾经的“华南五虎”之首,过去数年因为战略选择的屡屡失误,在左手商业地产与右手住宅开发的互博中牵绊住自己,如今不仅已经淡出一线地产开发商阵列,而且困境难解、进退维谷。
7月2日,富力地产公布上半年销售额为257亿元,只占700亿元年度销售目标的36.8%。在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的报告里,富力上半年具体项目的去化率仅为43%,在上半年TOP50房企中排名34位。
在连续数年销售额徘徊在300亿元左右之后,富力敢于把今年的销售目标同比提升67%,是因为去年花了434亿元增加了209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占总土储的48%。这些钱不但超过其过去5年买地花费的总和,甚至超出了当年422亿元的销售额,这也让富力的净负债率达到5年来的新高至110.82%。
富力似乎总是踏错战略节拍,与市场无法同步。当万科等同行专注住宅开发、实行高周转战略时,富力选择了加大现金回流缓慢的商业地产开发力度,商业与住宅开发比例一度高达1:1,这使富力失去了高速扩张的机会,被一众当年的小伙伴们远远地超越。
而今富力正试图走出这种困境。2013年富力重回扩张路线,并把今年的销售目标定在700亿元的高位。但当其重新捡起“高周转”之剑,却发现市场已经变了,楼没那么好卖了。
摆脱困境,重回一线,对富力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
“旧改王”广州掘金史
富力是中国少有的从“旧改”起家并跻身一线的开发商。依靠对市场以及政策脉搏的精准把握,香港人李思廉和广州人张力,带领富力完成了从广州“旧改王”到“CBD霸主”的进化。
去年12月6日,富力东山新天地全球发售。这是富力广州杨箕村旧改项目的首秀,在历经三年的拆迁与改造后,终于作为富力20年的豪宅旗舰面市。5万元/平方米起的售价,8529元/平方米的楼面价,利润空间巨大,让富力再一次尝到“旧改”的甜头。
富力的旧改故事,已经成为地产界传奇。自1994年介入广州荔湾区嘉邦化工厂旧改项目始,富力在旧厂改造之路上一路高歌猛进,原广州铜材厂、同济化工厂、老殡仪馆、建材厂等变为一个个富力楼盘。业界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每一根烟囱的倒下,都有富力的一份功劳”。到2001年末,完成广州旧厂改造总面积超过250万平方米。
在广州不少地产业内人士看来,富力联席董事长张力和李思廉当时敢于尝试旧厂房改造项目,是因为敏锐地看到了当时广州市政府推行城市功能转变的机遇。
2010年,广州新一轮三旧改造正式启动,旧城拟拆除建筑1050万平方米,涉及整体拆除重建地块的用地约5.53平方公里。富力借机再次先后拿下猎德村、同和村、杨箕村的城中村旧改项目,进一步扩展了在广州老城区的版图。
“开发商垫付资金、政府出台政策、村委会协助的‘猎德模式’被富力运用到其他城中村项目中。” 合富辉煌首席分析师黎文江指出,甚至时任广州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苏泽群都公开声称其他城中村改造方案“借鉴这种模式”。
珠江新城某开发商中层则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富力是一个深谙政商关系的企业。良好的政府关系、善于对旧改项目的评估及丰富的谈判技巧,让富力在旧改上表现突出、收获颇多,“像杨箕村那么好的地段,一般开发商肯定拿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