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旅游+地产”复制模式待考 文化旅游是出路?

   2014-07-28 中国房地产报8950

  近日,华侨城A发布2014年上半年业绩报表显示,2014年1~6月,华侨城实现营业总收入1361590.64万元,同比增长28.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0876.86万元,同比增长4.96%,华侨城A认为,2014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旅游综合收入及房地产业务收入增加。

  “2014年,房地产市场整体表现不佳,华侨城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可圈可点,其旅游地产板块对业绩的贡献开始显现,这也是多年来坚持发展旅游文化的结果。”上海一位不愿具名的证券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不过,纵观华侨城近5年来的发展轨迹,其业务模式周转效率低,项目的开发商周期过长以及资金的周转速度慢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华侨城发展模式所暴露出的弊端以及对于市场战略制定的错失。”

  众所周知,华侨城近年来一直坚持“旅游+地产”的开发模式,即以对所开发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充分带动周边地产,这种开发模式的优点在于前期拿地价格相对较低,缺点在于大盘开发周期较长,资金的沉淀时间长,资金成本高。

  华侨城最新公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透露,公司未来将积极探索旅游度假模式,将酒店、公园、演艺等融为一体,积极吸引顾客连贯性消费。同时,智慧华侨城旅游电商平台已于6月30日正式上线,该平台涵盖景区无线WIFI覆盖、华侨城旅游营销平台、微信应用、淘宝天猫旗舰店等内容。

  与之相对应的是,作为国务院直接管辖的国有企业,华侨城也在积极响应国资改革。华侨城董事长刘平春曾表示,资产配置方面,该公司希望跟国际化公司互相换股,互相持股经营,实现产品和产品线上的战略合作,实现资本上的共进;该公司也希望利用政策开放的契机,建立新的管理层激励机制,稳定队伍,为各位股东创造财富。

  华东收效甚微 资金掣肘华侨城

  苏河湾项目作为华侨城在华东区域最大手笔项目,也是被集团寄予厚望的项目,不过其从拿地到正式销售,其间可谓波折不断。这是华侨城成立以来投资最大的单体项目,也是其第二轮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棋,但巨大的资金压力、销售回笼的不可预期,始料未及地拖慢了华侨城规模扩张的步伐。

  2010年2月,经过百轮竞价,华侨城最终以70.2亿元夺得上海闸北区苏州河北岸东块1街坊(苏河湾)地块,溢价率49%,楼板价高达5.28万元/平方米,一举创造了当时的全国单价地王。

  经过4年多的发展,苏河湾项目一直处在舆论的漩涡中,先是爆出没有施工许可证就进行施工,接着是因拆迁问题导致居民抗议,随后在项目的定位和定价策略上也一直备受争议。近期,苏河湾预售的95套房源项目又以最高29.8万元/平方米的报价吸引众多眼球。

  “我不认为29.8万元/平方米的价格是苏河湾的真实价格,这更多地是一种营销手段而已,以苏河湾项目目前所在的位置以及综合周边的环境,不可能卖到这个价格。”上海恒裕投资副总裁顾伟民告诉记者。

  易居中国执行总裁丁祖昱告诉记者,仔细查看苏河湾项目过往的成交价格,2014年上半年,华侨城苏河湾住宅的成交均价为105217元/平方米。应该讲卖到这个价格已经很不容易,但比起原先的15万元/平方米报价要差30%,而且这种折让并没有让大家看到热销,上半年住宅售出仅3套。

  实际上,苏河湾项目的周边环境,也给该项目带来不少负分。一片是处于旧改中的棚户区,另一片已建成的区域则是目前越来越日落西山的七浦路服装市场等中低端商业配套。周边环境完全与这个项目不相配套。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895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