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国内购物中心空置率一路走高,但中国商业地产指数显示市场依然信心强劲。
根据RET睿意德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二线城市第二季度的空置率继续走高,达到了14.9%的历史峰值,但以成都、郑州等为代表的城市仍有大体量的新商业项目入市。这使得二线城市“高存量,难去化”的局面雪上加霜,更造成短期内出现了供需失衡的局面,空置率大幅上涨。
购物中心下一步怎么走?爆发期的购物中心要“拼”什么?对此,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亚洲购物中心协会副主席郭增利,阐述了对新时期购物中心的发展看法。
关于新时期购物中心的发展特点,郭增利概括了六个字,“新时期、中国式”。郭增利表示,中国购物中心的发展其实是有一定的政策支撑,在未来整个城市发展的过程当中,由于城市规划约束这样一种客观上的要求,未来90%以上的商业设施都会以综合体、购物中心方法来出现。随着未来更多的商业设施以复合式的综合体和购物中心出现,中国的房地产的还会在上升通道当中进一步发展。
郭增利指出,这些存量和未来即将进入市场的增量之间已经开始展开白热化的竞争。这一种竞争会导致两点,一是,原有的优势的购物中心的项目,很有可能会形成马太效应,会越来越强,吸引力越来越大;二是,由于需求方收入水平增长,商业项目未保持同步增长,对新增的这一部分的商业地产项目形成很大的压力。这一种压力不仅仅体现在开发商招商困难,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后期的运营当中开发商可能会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产生经营上的压力。
郭增利指出,在中国购物中心的布局在向二、三线城市转移的过程当中,往往可能忽略了一点它的消费能级。开发商通常情况下,在二线城市会延用一线城市的做法,到三线城市,仍在延用二线城市项目的操盘方法,包括定位、组合等,造成真正投入到市场项目与本地市场需求中间会有一定的差距,这会使项目进入艰难培育期。随着中心分布范围城市越来越向下线城市发展,消费能级逐级递减,开发商的发展速度一定要进行调整。
透过对澳洲、美国以及中国购物中心的分析对比,郭增利认为,应把购物中心满足的需求分成三点:本型需求、迎合性需求和引领性需求。而购物中心归根到底要使得居民买得起,生活离不开,城市少不了。
如何实现上述“功效”?郭增利表示,第一,遵循基本的商业规律,千方百计创造更高的客流产生更高的营业额;第二,要通过业品牌组合之间的互动、共享,使消费的黏性得到提高,让消费者,让老百姓能够觉得我们购物中心是一个离不开的场所;第三,成为体验式的场所。让购物中心成有归属感的场所,比如艺术、科技类购物中心等。
对于国内购物中心去主力店现象,郭增利表示,主力店加专卖店加配套店是目前中国购物中心通用的主力组合方式,这一种组合方式适合商业还不是特别发达的这一种城市,结合中国目前的发展情况,真正去主力店可能只适合一线城市。未来消费能力比较低的城市面对挑战和压力会更大,主力店还应该成为购物中心一个标准。
郭增利指出,中国购物中心的缺陷不是品牌不够丰富,而是消费黏性跟澳大利亚等国外购物中心相比存在有巨大差异。提高消费黏性,跟消费者打造密切关系,才能拉高客流量,提高营业额,能够给更多的零售商带来更好业绩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