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为数众多的中药产品又遭遇了食字号产品的疯狂拦截,使得这些企业苦不堪言。已经有多位营销专家为企业支招,包括渠道清理、上下结盟等在内的众多招数根本改变不了局面,至少从目前看于事无补。
品牌药的终端危机就像一种顽疾,成因复杂,去除不易。
首先,目前药品零售市场竞争非常残酷,中国零售业态同质化严重,各地药品价格战一浪高过一浪。由于品牌药良好的变现能力和较低的利润率,大部分药店都把品牌药作为价格战的最好载体,并不指望依靠品牌药赚钱,有的甚至将其价格降至成本线以下,使品牌药处在一种畸形的环境下销售。这是其遭遇终端拦截的根本原因。
其次,给品牌药制造麻烦的成本和获利不成比例,成本低、获利大,导致了终端拦截愈演愈烈。以食字号为例,因其门槛非常低,大部分都是在家庭作坊中生产,用一口铁锅熬制就能将产品生产出来,而且按照食品标准只要菌检合格就能上市,一般的产品线投资一二十万元就能搞起来。据说在河南、江西等食字号产品泛滥的地区,很多家庭都搞食字号产品的加工。再加上目前对于经销商的处罚力度不够,渠道违法成本也不高,按照目前的处罚,药店被查销售假冒产品一般是按照查处产品价值的几倍进行处罚,药店货架上顶多放几盒产品,即使抓住了,处罚的力度非常小,这导致药店对于销售假冒品牌药乐此不疲。
另外,目前品牌药企业似乎还没有找到医治这种终端拦截的有效措施,为了对付终端拦截,大部分企业不外乎三板斧:加强品牌建设、试图与终端构建深度合作关系、提高终端利润率。不过目前深陷利润饥荒的终端似乎对此并不买账,品牌药再怎么向终端让利也赶不上杂牌药50%以上的利润空间。
随着国内零售行业集中度日益提高,各地都浮现出一批实力强劲的连锁巨头把持当地市场,渠道店大欺客的局面日益明显,品牌药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不拿渠道当回事了,实力强的连锁终端向上游挤压利润的趋势日益明显,目前药店兴起的OEM热潮将持续下去,之前海王疯狂地开发自有品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二线品牌药被渠道贴牌的压力也日益增加,贴牌产品因为终端的强势推荐对一线品牌药产生巨大的拦截作用,所以从长远来看,品牌药的日子将越来越艰难,以前那种在短期内崛起一个大品牌产品的难度也增加了很多。
(中国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