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年,中国的百货行业究竟发生了什么?
简单来说:主力门店停止增长,新店业绩难以跟上,外延扩张推高了运营费用,由此导致百货行业的经营压力与日俱增。
在上述这些现象里面,最令百货行业恐慌的变化或许是明星店铺的疲软。几乎所有的本土百货都脱胎于一两家核心门店,而时至今日,这些门店依然为百货公司贡献了举足轻重的收入和大部分的利润,这些地标级别门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从2011年到现在,全国规模超过20亿元的明星商场的收入几乎没有增长,甚至有不少商场的收入出现了轻微的下滑。
这让百货行业开始有些坐立不安。
联营和自营的选择题
在中国百货行业中,联营模式牢牢地占据了统治地位。
百货商场并不介入商品运营,只是单纯的提供了一个经营场地,并就此收取高额的“过路费”。每当行业经营出现危机,联营和自营的选择题就会再次被提及。
由于这次的危机是主力百货店收入停止增长,问题自然被转换成:自营是否能够比联营带来更多的销量?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美国梅西百货的经验中寻找答案。
目前,梅西百货是美国,甚至全世界最大的百货之一,它主要采用自营模式。2013年,梅西百货的营收为280亿美元,实现净利润14.9亿美元,经营情况非常良好。那么,我们能不能就此判断自营模式优于联营模式?
单纯从销售效率上来讲,答案是否定的。梅西百货的平效约为1.1万元/㎡/年,这一销售效率远低于Zara的3万元/㎡/年,也低于本土百货金鹰商贸的2.1万元/㎡/年。需要说明的是此处计算梅西百货的平效时用的是建筑面积,而Zara和金鹰用的是经营面积,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梅西百货的数据。但即使考虑这一因素,也改变不了梅西百货销售效率偏低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