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整个零售业哀鸿遍野、关店潮频现时,屈臣氏却在展店的道路上狂奔。
资料显示,屈臣氏在大陆市场的扩张始于2004年,中国兑现入世承诺对外资全面开放零售业市场。8年来,屈臣氏门店规模从当初的300余家发展至1700家,最近3年更是爆炸式地猛增了700余家门店,平均一天半就有一家新店开张。这一惊人的扩张速度还未见顶,根据屈臣氏最新的五年计划,至2017年初,门店数量要达到3000家!
对于自己逆市而动的激进扩张策略,屈臣氏的解释是:一、二线城市地铁沿线的商业物业还在增长,第二代大型商场的兴建热潮正在兴起(屈臣氏在一、二线城市的选址要求就是地铁沿线商业物业、综合购物中心,这是它生存的土壤);而在三、四线城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的信息资讯与一、二线城市呈同步发展,同样有着强烈的消费欲望。
事实上,屈臣氏已基本完成了对中国一、二线城市的布局,接下来这1300家新店,主要将集中在三、四线城市。渠道下沉,这个无数品牌前赴后继实践过的命题,屈臣氏能有怎样的表现?
与电商赛跑
正如屈臣氏做出快速展店决策的理由中所说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三、四线城市与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趋势呈同步发展,原来可能三、四线城市滞后一、二线城市两年,现在只有几个月甚至更短。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仅是信息传播更快了,如果三、四线城市的人仅仅是知道一、二线城市流行什么产品却无处购买,消费时差依然会存在,更关键的是,电商的出现,让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不仅知道一、二线城市流行什么,而且能够在流行的第一时间方便购买到。也就是说,旺盛的三、四线城市需求,不是趋势,已经是既成事实,而且现在这些需求主要是通过电商来满足的。
屈臣氏要到三、四线城市去开店,就得把那些原本从网上购物的消费者拉到线下门店来。
靠价格?屈臣氏有丰富的产品价格带,自有品牌更以“性价比”取胜,但与生来就是价格屠夫的电商比,依然不可能有优势:同样的产品,电商价格轻松做到比你低,还包邮送货上门;同样功效的产品,电商有无数“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
靠产品?屈臣氏引以为傲的新品开发速度,在反应灵敏的电商面前依然要败下阵来。仔细回想一下,你就会发现,屈臣氏已经很久没有叫得响的明星单品了,燕窝、骨胶原系列上市已经超过十年。
而如今的美妆圈,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产品推新速度是越来越快,一部《来自星星的你》让气垫BB霜红得发紫,消费者昨天在剧里看到,今天就会在网上搜寻代购或类似产品,不过两三个月时间,各品牌的同类产品都已问世,卖得热火朝天,但你依然在屈臣氏看不到这种当红产品的身影——大家都知道,屈臣氏不是那么好进的,大热单品的产品周期也许就两三个月,等你磨磨唧唧谈好,热乎劲早都过去了。商家也怕耽误时间,屈臣氏也怕引进之后不再流行。得了,我们就卖那几个经典系列吧!
靠服务?屈臣氏有一支强大的“专业化服务团队”(是的,就是那群可怕的促销“大婶”),从你踏进屈臣氏的那一刻起,她们就采取紧迫盯人术,不断追问你需要什么,强力向你推荐那些你从没听过的“热卖品”,
但受场景所限(时间短:你浏览过一组货架也就半分钟;空间小:不可能每个产品都当场充分试用、展示),她们的推荐理由往往就是“卖得好”
“有促销活动”这样单调重复的套路。
健与美这种商品品类,其核心是贩卖“未来更好的自己”的憧憬,产品具有形态小,但承载的想象空间大的特点。这样的产品特性决定了它在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电商渠道上,会有更好的购物体验。
比如一只看起来跟铅笔没多大差别的眉笔,怎么卖出上百块?你需要充分展示品牌的品质背书(如日本殿堂级彩妆品牌);美妆达人的推荐教学视频(眉形的N种画法);色号的选择搭配(什么发色配什么眉色)……
电商渠道的单品介绍可以详尽到这种程度,你需要付出多大代价雇佣什么素质的专业服务团队实现这样的体验?店铺的宣传物料有可能实现这种效果吗?
电商再好,消费者总是活在现实世界里的,屈臣氏下到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冲着这块金字招牌也会来;开在家门口的实体店,也能提供不同于电商的便利性。屈臣氏的机会在于,能否抓住这些到店的顾客?
会员营销是个传统但有效的办法,目前屈臣氏号称拥有超过3000万会员,已经是个庞大且精准的用户群。但由于产品优势渐渐流失,尤其是那些大学时代光顾屈臣氏成长起来的都市白领,已经难以在屈臣氏中找到满意的产品,屈臣氏的会员活性显然很成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会员活跃度,屈臣氏开始为会员提供商品促销之外的生活优惠,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佛山、武汉、成都七个城市推出“吃喝玩乐优惠”,与同样针对时尚年轻族群的生活服务类商家搞联合营销,在这些商家消费,出示屈臣氏会员卡,就能享受一定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