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具代表性的轻奢类上市公司包括英国的 Mulberry,美国的 Coach 和 Michael Kors,其中Coach的最新财年为2013年7月初至2014年6月底,其它两家公司的最新财年为2013年4月初至2014年3月底,本文统一以2013代表最近财年,2012代表上一财年。
三家公司具有基本相同的产品线,包括手提包、皮具配件、成衣、鞋类等,其中Mulberry最近财年的手提包销售收入占到总收入的75%,Coach仅女士手提包销售占到总额的55%。
截至本文完稿(2014年8月25日),三家公司中总市值最大的是 Michael Kors,达到168.9亿美元,Mulberry 市值与其他两家公司并不在同一级别,仅7.4亿美元。
( 注: Kate Spade 也是美国典型的轻奢品牌,但由于去年仍置于 Fifth & Pacific 公司旗下,缺乏完整的独立财务数据,故未包括在 2013年报告中;2014年2月起,Fifth & Pacific 剥离了旗下多数其他品牌,更名为 Kate Spade & Co. )。
接下来,是收入,利润,成长性以及经营效率的对比:
尽管 Coach 的总收入,EBITDA 和 净利润的绝对数值依然高于后起之秀 Michael Kors, 但由于2013年业绩(尤其是北美市场)同比大幅下滑,导致市值锐减,明显落后于业绩大幅跃升的 Michael Kors - 后者主要得益于品牌认知度的提升,和全球销售渠道的猛烈扩张。
Mulberry 则因为上届管理层错误地提高产品档次,向纯奢侈品靠拢,导致销售下滑。目前,新任管理层已重新回到了轻奢轨道。
尽管经历了业绩衰退,Coach的毛利率依然是三家中最高的;但 Michael Kors 的 EBITDA/总收入和净利率水平都是最高的。
虽然毛利率不低,但Mulberry 的经营规模有限,经营效率偏低。
从存货管理方面看,也是Micheal Kors效率最高,按 365*平均存货量/销售成本 公式计算的存货周转天数仅98天。
从销售收入的地域分布来看:三家公司都最注重本土市场。Michael Kors在本土市场(北美)的销售收入占总比高达83.7%,经过连续高速增长,也接近饱和状态,目前正把增长的重心转向欧洲和亚太新兴市场。
最后,来看看三家公司在门店数方面的变动情况:Mulberry 的门店数量有微弱增长,Coach 则开始在北美缩减门店数量,Michael Kors 门店数量的大幅增加,显示了快速扩张的雄心壮志,在保持同店销售增长势头的同时,的确有效地带动了总收入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