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信泰富、正大广场等集体大调整 大牌购物中心平民化

   2014-09-11 澎湃新闻5880

  最近,看到上海南京西路的中信泰富、梅龙镇、金鹰,陆家嘴的正大广场,徐家汇的港汇、美罗城等驰骋江湖多年的老牌们,都在闷声不响作调整。

  他们动手其实已经晚了,短短几年时间,Shopping Mall(购物中心)这种业态已经对百货行业产生巨大冲击。传统商场正在被干掉。

  最大的推手是互联网以及用户体验的变化:

  1、用户去购物的痛点已经发生改变。过去用户第一痛点是购物,现在用户第一痛点是休闲娱乐。

  2、需要重新设计流量产品。过去商场的流量产品靠打折,现在购物中心的流量产品靠电影院,靠艺术馆,靠餐饮,现在购物中心的餐饮比重30%是标配,有些甚至达到50%,这甚至引发一个风口性产品——Mall餐的崛起。

  3、由于互联网对线下服装业的巨大冲击,O2O正在成为购物中心的新式武器。

  这就是我们身边可怕地变化。

  30岁的小新在南京西路上班,她最近开始爱逛旁边的中信泰富广场。“3楼多了好些女装品牌,旁边也可以做指甲。”

  对她而言,在蜂拥而至的下班途中,能找个停车方便且清静放松自己的地方不易。

  当一大波人群正涌向新开的购物中心之际,老牌购物中心集体升级。南京西路的中信泰富、梅龙镇、金鹰,陆家嘴的正大广场,徐家汇的港汇、美罗城等驰骋江湖多年的老牌们,都在闷声不响作调整。

  “被新开的购物中心分流是(老牌们)最经常面对的一件事。”一家外资购物中心高管对澎湃新闻表示,“开业十几年,升级调整过7次,最了解消费者的就是我们了。”

  “人气也不等于业绩。”她透露,像Maxmara、Amarni等品牌在上海卖得最好的,还是在那些老牌购物中心。

  大牌购物中心平民化

  “一楼的奢侈品,挡了太多人气。”

  上海一家高端购物中心的运营方告诉澎湃新闻,现在奢侈品都是开旗舰店,讲究货品齐全、门面够大够闪亮,现在一二楼都塞满了奢侈品旗舰店,可是也把很多大众消费者挡在了外面。

  奢侈品在国内销售遇冷。“奢侈品卖得不如从前,我们这里一个轻奢旗舰店单月卖到300多万,是专卖店业绩的一倍,可他们仍不满意。”上述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我们自己以前的营业额主要是奢侈品占大头,现在都需要改变了,现在的大牌购物中心不是说只需要VIP就够了,最不希望营造的就是距离感。

  奢侈品牌也难留住。老牌购物中心租金起点高,当新开的购物中心以相较低廉的租金伸出橄榄枝时,被宠坏了的奢侈品常常是第一个出走的。Burberry从梅龙镇广场搬到不远处的静安嘉里中心,从专卖店升级为旗舰店。梅龙镇痛失一员猛将,Burberry此前单月营业额高达数百万元。

  眼看着租金是没办法再降了,浮沉商界多年的老牌们深谙一个道理,与其追波主流,不如将改造进行到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588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