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黑老大的风范。”有人这样形容林雄。
黑色的夹克衫、黑色的墨镜、黑色的棒球帽,这样的打扮在任何场合都会很打眼,更为重要的是,他身边围绕着一帮闽南的地产“大佬”。
“我们这次主要是借文旅投会到云南学习考察旅游文化产业。”摘去墨镜,眼神坚毅的中国闽南地产联盟执行会长林雄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云南,是中国文化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有着独特的少数民族风貌风情以及古城、古镇、古村落。而文化旅游高速发展的当下,这些资源正在成为新一轮开发的重点。
仅在今年5到6月间,云南城投集团正式推出“梦云南分时度假平台”;中信集团携手绿城房地产集团与滇中产业新区合作,意向投资约200亿元建设中信嘉丽泽旅游文化区;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又以巨额投资签约入驻昆明市五华区西翥生态旅游实验区,计划打造一万亩体量的多功能旅游小镇。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云南旅游地产的投资规模已超过2万亿元。
云南文旅地产已成为继海南之后最被看好的一块“蛋糕”,在这轮竞争中,闽南地产商会分得一杯羹吗?
投资高峰期到来
“这不是我们联盟第一次组团考察,之前也去过南京等地,还有海外的旅游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与城市,这是一个趋势。”忙碌中的林雄抽空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公开的资料显示,2012年年底,国内有2259个旅游地产的项目,2013年年底,旅游地产的数量总量达到了5299个。
“过去的2010年到2012年当中很多的开发主体拿地之后,2012年之前的开发比较缓慢,但是2013年中,大家基本用比较急功近利的方式,遍地开花。”一地产商表示。
“但不可否认,文旅产业的投资高峰期到来了。”林雄认为,
我国的旅游房地产始于上世纪90年代,背景也是地产业出现一些“泡沫”。
“当时是海南首先出现分时度假酒店(产权酒店)的萌芽,但市场的反应并不像预期的那样。”莆田京都地产总经理袁亦兵认为。
这一概念的出现是在当时假日旅游热和旅游房地产大量空置的情况推出的,2001年7月,在海口举办“中国首届旅游房地产博览会暨首届中国旅游房地产发展论坛”之后,旅游房地产和分时度假成了房地产业和旅游业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吸引了包括大量海外、港台投资者在内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1998年下半年开始出台的一系列的刺激房地产发展的政策,创造出巨大的有效需求,这使得住宅地产在1999年至2003年高速增长。
“相对于住宅地产的现金流与回报周期,旅游地产的回报周期是很长的,这样的对比下,大家肯定是做赚钱很容易的住宅项目。”一位地产开发商认为。
“2004年调控供给、2005年调控需求、2006年调控结构、2007年继续调整,2008年奥运东风,又一波上扬。虽然从2008年开始新的一轮平稳增长,台阶式上扬,传统房地产依旧是主角。”袁亦兵认为。
2010年国家宏观调控以来,不少房企开始意识到,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竞争加剧,利润空间缩小。
中国国际文化旅游投资洽谈会秘书长郝卫东认为,房企要获得长远发展,势必面临转型问题。
数据显示,中国地产100强名单中,非房地产业务中,酒店、商业、旅游、体育、文化业务成为主要方向。
以此次闽商代表团中的中辉集团为例,其以古城项目来进行转型。
古城开发项目,是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来打造,项目遍及北京通州、武汉汉口、山东滨州、福建省的厦门、福建省的武夷山等几大著名地区。
“这样的项目首先是文化旅游,然后是商业,商业只是配套。”中辉集团常务副总裁陈庆标认为。
“掘金”云南
“闽商在泉州、厦门等城市都有文旅项目,做文旅产业,首先要有很好的土壤,同时,还要有强大的开发能量。”林雄认为。
论“土壤”,云南的旅游资源丰富,2012年,由第三方机权威机构联合推出的《中国城市旅游投资竞争力研究报告》中,对中国主要城市的旅游投资竞争力进行模拟与数量分析,并按照休闲、观光、综合的分类标准对城市旅游投资竞争力(TIC指数)进行了排名。
纳入测评系统的城市共计346个,其中包括云南省全部的8个地级市和8个民族自治州,分别排名前十。
论“开放能量”,云南在2005年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计划,实现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2006年,云南省启动60个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省发改委连续3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旅游小镇建设项目贴息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