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中国2013年营业额为146.21亿元,其中投资物业的租金收入仅2.79亿元。时至2014年上半年,该公司47.5亿元营业收入中,也仅有3.45%来自租金收益
9月29日,SOHO中国披露,该公司将与上海携程订立预售框架协议,计划以30.5亿元出售凌空SOHO中建筑面积10.02万平方米的物业及若干配套设施。凌空SOHO余下部分将由SOHO中国作为投资物业继续持有。
算上2014年年初出售的上海SOHO海伦广场和SOHO静安广场,这已是SOHO中国今年内转手的第三宗上海项目。
此举一出,坊间皆疑,已高调宣布“转型成功”的SOHO中国是否又重回散售老路,抑或已达成的租售并举只是幻象—这家极具风格的商业地产公司,仍在原地踏步。
花旗集团于2014年8月末发布的一份报告亦强调了上述状况。报告显示,花旗对SOHO中国的前景预期较为审慎,主要由于公司仍在寻找机会出售未落成项目,以获取短期利润支持长远租金增长。
《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SOHO中国2013年年报显示,该公司营业额为146.21亿元,同比下跌近一成。其中,出售物业单位录得143.42亿元,合同销售金额约为46.87亿元,投资物业的租金收入仅为2.79亿元。时至2014年上半年,该公司47.5亿元营业收入中,也仅有3.45%来自租金收益。
占比如此悬殊的租售额度,实在难言“并举”,更遑论“2015年后,所有资产都将是自持投资物业”。业内人士表示,经历过时局异常复杂的3年时间,冀望于2015年完成转型的SOHO中国目前还仅停留在第一阶段,且难题还未解开。未来,SOHO中国的转型之路仍将漫长且动荡。
“如果要定一个是否转型成功的标准,”长富汇银基金的于茂华表示,“可以看看SOHO中国的租金收入是否能占总收入的30%。但现在商业不景气,而且受到电商的巨大冲击,形势不是太乐观。就未来而言,能不能转型成功,还是看SOHO的股价吧,毕竟资本的嗅觉最敏锐。”
散售模式难以为继
关于SOHO中国转型的背景,该公司董事长潘石屹自己的说法是,“战略性的布局,内外部压力都有,销售税高,每年利润一半以上都交了税”;SOHO中国首席执行官张欣则表示,最大的动力是受租务市场的“召唤”。
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对《投资时报》记者表示,SOHO中国转型的首要原因是,散售模式确实难以为继。
SOHO中国自开发第一个项目“现代城”以来的十几年里,一直采取散售模式。这种模式的突出问题是房产的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分离,利益诉求不统一,难以形成品牌和市场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