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老物件儿、老员工、老北京”,具有62年历史的国营商场会城门商场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剪影。
近日,当顾客来到会城门商场购物时,被营业员告知因经营压力,商场将要关张。
货架摆满老国货
300平米的会城门商场位于海淀区北蜂窝路,暗红色的招牌,因年头久长,已开始泛白,门口停着不少附近街坊的自行车。
一进门,正对面的货架上展示着日化、文具等常用品,左侧是服装修改的小摊位,右侧柜台最显眼的位置上,摆放着紫罗兰、凡士林等老牌的化妆品。
店铺仍保留着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装修风格,老物件也一应俱全:二八自行车车座、轴皮,旧式的搪瓷缸子、银灰色的大手电筒……
昨日下午五点,一位大爷正试穿一双老北京“片鞋”,店员仔细地为他介绍松紧口与开口的区别。旁边货架上,摆有老品牌“星花牌”雨靴与“回力牌”白色运动鞋。
店里还设有北京市棉麻公司的专卖店,老店员侯女士称,附近的一些老居民,还习惯没事儿来这儿扯块布,给孙子做衣裳。
老邻居坐轮椅购老物件
商场门口的大棚子拆了,家住附近的林先生感觉有点不对劲儿,后来听说这个比自己年龄都大的商场要关张了。
昨天,商场经理陈凤根称,因商场利润点低,员工连续15年未涨工资,商场想让员工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有更高的工资,但又不愿意对老顾客涨价,所以暂时做出了关张的打算。
林先生说,听说关张的消息,腿脚不便的妻子孙女士,赶紧坐着轮椅赶到商场。
“针线要买,小白熊的卷纸也要,还有……”孙女士不断地说着自己的购物清单,担心错过这里的老物件儿。
昨天,许多像孙女士一样的居民,听到关张的消息后也来到了商场,把自己以后用得着的日用品囤回了家。还有一些老顾客,在商场内转来转去,舍不得离开。
店员吕女士说,前日有一位老太太,听说店里要关张,一下子买走了商场里余下的70多包火柴。
店员侯女士称,从昨日开始,商场里的电话响声不断,电话里有些老顾客询问关张的事情表示“不舍”,还有一些从来没有来过店里的市民为了怀旧,想来店里看看。
【对话】
“不想涨价 又要对员工负责”
商场经理称关张后可能将房子转租或做其他经营
新京报:商场62年,有怎样的运营特色?
陈凤根(会城门商场经理):我们这里经营的就是接地气儿:售货形式是传统的柜台式,最显眼的地方,摆的是百姓最需要、最实用的商品,一些商品也是老北京的传统牌子,很多东西别的地儿没有,只有我们有,价格最低。
新京报:商场的经营成本高吗?
陈凤根:不高。因为是老百货店,享受国家的补贴,房租也不高……目前没亏损。
新京报:面对老顾客的“不舍”,有什么感受?
陈凤根:顾客和我们就像邻里间,感情很深厚。我1992年来到这里,也很舍不得放弃它。有位经常来店里的盲人奶奶,虽然看不见,但是可以辨别出我们每位店员的声音。我们的“小白熊”牌卫生纸,从9.8元涨到13元,我们不想提价让顾客失望,但又必须对店里的工作人员负责:我们有12名正式员工,三十余名退休后返聘的老员工,工资只有2000元左右,近15年没有涨过工资——这些是决定关张的最大原因……下周,我们其他股东会商讨具体的方案,现在不是最终决定。
新京报:关张后,员工们怎么办?
陈凤根:所有员工都是有保险的,我们也会寻求一些其他的转型方式与思路。可能会将房子转租出去,也可能会缩小店面,再做一些其他利润大的生意,但仍会正常给员工发工资,返聘人员目前也都是有退休金的保障。
追访
如今,北京仍在经营的老百货商场屈指可数,这些商场面临着经营利润低、人员“青黄不接”、老百货供货难、顾客群体消费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老商场在满足顾客“怀旧”、低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在寻求新的经营方式。
大方百货店经理:
考虑试水电商 改变销售模式
位于前门东大街的大方百货商店从1979年开业至今,已有30余年了。
昨天下午,百余平方米的店里,已有不少顾客,一米多高的老式柜台内,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国货,耳边时常传来算盘噼噼啪啪的响声。
总经理薛红介绍,大方百货商店在2000年由国有改成股份制,她和另外28名同事成为商店股东。
薛红说,他们店回头客很多,中老年顾客占大多数。有人曾评价他们搞的是“怀旧经济”,是“奶奶进的店”。但她认为,顾客“都是冲着物美价廉来的”,所以定价时“要先想想如果是自己买,能不能接受”。进货渠道上,他们一直与固定大厂家保持联系,“这样产品质量有保障,也能保证货源”。
薛红坦言,老百货店的未来存在危机。现在虽然薄利多销、营业额稳定,但一些经常合作的老厂家因为种种原因已经没有开工了,其中像老百姓熟知的鹿牌保温瓶等接近停产。
另外,“现在咱们营业员平均年龄都50多岁了,再过5年、10年,我们怎么办”?人员的“青黄不接”,意味着老百货商店的接力棒无法继续传递。
薛红考虑,将招聘营业员的范围扩大到外来务工人员,“就像以前北京的老手艺人,为了避免手艺失传,传给 外来人 ,但需要他们一定要具备一点——有心气儿”。
谈及以后的发展,薛红说“要不就像我女儿说的那样,开个网店或者其他……电商交易模式要懂才行”,但“有些事儿不去碰,就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不能怕失败,这路走了才知道通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