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在建购物中心面积最高城市:上海成都深圳排前三

   2014-11-01 南方都市报3380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中国零售业市场

  在最新一期世邦魏理仕发布的《中国物业投资指南之零售物业》报告指出,目前中国零售业发展的机遇主要有三个,一是零售市场的主要驱动力便是城镇化进程,根据此前国务院发布的文件显示,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会达到60%;二是中产的崛起以及品牌意识的提升使得消费群体快速增长,以及消费能力提升,消费基础也更为广阔;三是零售商“走出去”,开始试水新兴市场。

  虽然一线城市仍作为零售商在中国市场试水的首选地,但国际零售商在国内二、三线城市的热情也在持续地提升。在机遇存在的同时也有一些挑战,首先是“供过于求”,根据世邦魏理仕数据统计的《2014年至2016年间全球在建购物中心面积最高城市(前20位)》,中国城市占据13席,包揽前三名:上海和成都在建购物中心面积高达330万平方米及320万平方米,为全球所有城市之最,而深圳则排名第三,在建购物中心面积达到260万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城市的零售项目空置率最高已达40%,风险慢慢显现。

  其次,近年来电商巨头崛起,对零售业造成非常大的压力,竞争不断加剧。最后,城市规划的系统性缺失仍不断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部分地方土地供应节奏和长期的区域规划发展之间的不协同,导致商业项目过量、过早开发,大批新建成购物中心的人流量难以支撑商业项目自身发展。

  最新趋势

  未来零售业市场将呈现四大趋势

  1.零售商向“全渠道”出发。2014年初,国内百货行业龙头银泰商业集团宣布携手阿里巴巴。同期,紧随着U niqlo、G A P和Forever 21的脚步,A pple、M uji以及Burberry亦在天猫商城成立了他们的首家网络旗舰店。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开始为顾客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

  2 .业态:轻奢餐饮正当势头。在反腐行动持续的背景下,奢侈品尤其是男装以及手表等品牌扩张速度预计将放缓,而需求相对更加“刚性”的女性相关奢侈品牌预计将在一、二线城市中缓慢扩张;另一方面,得益于日渐增长的中产阶级,轻奢及中端餐饮品牌预计将保持积极的扩张势头。

  3 .购物中心:生活形态消费渐成主流。随着供应洪峰到来以及电商发展带来零售市场的新变化,商场业主更多地把目光关注在零售物业的调整改造、再定位以及业态调整上,逐渐引入更多体验性元素,如室内儿童游乐园、展览活动等。

  4 .政府:由于部分城市供应压力日渐显现,空置率亦因此居高不下,预计当地政府在未来将开展更为系统化的城市规划,并重新制定更为规范的土地使用政策。

  上海

  空置率低于10%

  供需两旺

  近年来,上海零售物业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租金稳步增长的态势。据世邦魏理仕数据,上海零售市场空置率始终保持在10%以下。在此推动下,核心商圈租金逐年攀升,年复合增长率达7.9%。上海零售物业市场的良好表现,首先得益于其高出一筹的城市经济能级和消费市场容量。

  零售品牌发展:世邦魏理仕指出,在全球国际品牌城市渗透度排名中,上海位列中国首位、全球第五位,领先于香港、巴黎、新加坡等城市。并且,主流奢侈品品牌和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开店情况统计得分,上海在国际奢侈品品牌和国际快时尚品牌的门店总数分别达到30和83,两项指标均高居全国榜首。

  其他机构观点:简可(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市场研究部主管):上海空置率低于10%,餐饮需求强劲。第三季度,餐饮租户表现积极。核心商圈整体租金环比略跌0 .1%,至每平方米每天人民币46 .4元,但标杆项目依然表现出色,环比租金上涨0 .4%。空置率维持较低水平,为4.0%。其中淮海中路入驻情况持续改善,空置率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至2.6%。

  北京

  八成零售物业均位于

  城市次级商圈

  北京高端消费突出,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全国第一,其中相当一部分由高端消费拉动。北京的零售项目较为分散,包括西单、王府井及C B D在内的核心商圈仅拥有全市20%左右的零售物业,其余80%的零售物业均位于城市次级商圈。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338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