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分几个方面说一下我对于O2O的学习与体验过程,我对O2O的认识与预测,我对深入观察与实际操作过的案例的分析。
O2O是什么?我来用卖菜解释。
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个问题:假如我自己是一个菜贩子,我们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卖菜?大家可以看到,很多菜贩子想到的是优惠。例如少收几毛钱,多赠送一把菜等。从优惠到物流,我们看到服务在进化,可是是不是根本转变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如果我们有每个客户的微信和数据记录。我们对于客户的行为建档:他们哪天要买米,哪天要买油,哪天需要调料。然后我们通过社会化的工具与他们互动,主动通过大数据结果去营销,这样的效率提高多少?
至少10倍。一个社区,成本与其他人差不多,交易额多出10倍的菜贩子会有什么业绩?
————答案是颠覆。
模式正确也不一定能成功
了解了什么是O2O,我再给大家讲两个应用O2O模式的案例,我最初接触这类项目是完全由线上到线下,由社区到电商的。2007年我第一个参与的项目是365家居宝,是南京的365地产家居网的家居电子商城产品。那时候我有两大感受:
1,很多环节我们撞对了,如果少做一点或者条件差一点都会失败。
2,这种导流与社区深度捆绑的模式存在难以复制的弊端。
这种模式有很明显的弊端, 通过社区营销,操作上复杂度高。所以大家看到淘宝采用淘宝大学的形式补充。第一代O2O也是如此,很少的团队能学会。他们成了赚钱最多的一群人,这群人的共同点就是脑子好并且别无出路。例如我遇到的很多人就都是创业失败,重新开始的。在做这个项目之后,我们有很多困惑。大家留意过在07年以后出现过很多本地化产品,例如各种黄页,各种商城。除了大众点评与口碑网,很少有成功的。甚至我们开始怀疑一切,觉得这类业务都不靠谱。
再和大家看另外一个案例,厦门有一个项目——下班网。这个项目在当时投入不算小,包括了POS机等,也是线上线下结合的生活服务项目。但是失败了,失败原因是什么?最初我们总是以为生活消费+打折卡就是不靠谱,经过深思之后,我得出一个定理:利润薄的项目就要摊子大分摊成本,利润厚的则可以缩小规模求利润率。
例如大众点评,分摊到100多个城市,即使有1000万的后台成本,每个城市的成本不过10万元而已。而下班网用厦门这样的弹丸之地分摊两三百万的成本,当然撑不住。这一点希望创业者们一定要留意——不要认为失败的项目模式不对,也不要以为模式对就能成功。
社区O2O的关键:低成本获取用户
后来随着我们对于社区O2O认知的加深,我们慢慢理解了另一个运营的关键:大数据。但是传统行业不明白,他们的核心资源——用户数据永远是在睡大觉。但事实上,从营销角度说,交易的核心是用户的信任与用户的习惯。在O2O中,运营的关键是如何培养用户的习惯,如何获取用户、以及他们的成本。
我们用目前社区O2O的几个项目来看,例如近期议论得沸沸扬扬的叮咚小区,这个项目的创始人,过去经营的项目是丫丫社区。我太太说过,在育儿过程中,丫丫社区的内容是非常好的。这也是叮咚小区在前一段时间获得大额资本投入的原因——他们在后端运营具有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