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股份VS万达院线 谁能成为真正“院线第一股”?

   2014-11-03 虎嗅网9010

  继华谊兄弟、光线传媒成功上市之后,中影、上影、万达和金逸先后进入证监会“预披露名单”,拼抢“院线第一股”成为影业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我国电影产业链主要包括:制片、发行、院线、影院四大环节。制片就是拍摄电影;发行则是少数公司的特权(如中影集团、上影集团);院线是若干家影院组成的“攻守同盟”,以资本或供片为纽带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本质上属于“辛迪加”。 

  如果说发行环节行政许可色彩最浓,院线则是市场化较为彻底,可供各路资本驰骋的绝佳舞台。中影股份采用“盟主模式”,依托在发行领域的地位和经验,控股或参股8条院线,席卷全国30%以上的票房;万达院线则是彻头彻尾的“家长制”,旗下是清一色的99家全资子公司,2014年上半净利润达到4.2亿。

  那么,站在资本市场大门口的“盟主”和“家长”谁更有“钱途”呢?

  中影,从历史走来

  1999年2月,原中国电影公司、北影、儿影、中国电影器材公司等8家“历史悠久”的电影企业发起成立了中影集团。2010年12月,中影集团拿出旗下59家企业,与中视总公司、央广传媒、长影集团、江苏广电、歌华有线、 电广传媒、中国联通等8家单位发起中影股份。手握影片进口、影视制片制作、电影发行、电影放映、 影视服务“全牌照”的中影集团持有93%股权,中影股份享受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

  根据招股文件,中影股份主营业务分为四大块:电影发行、电影放映、影视制片制作及电影服务。2012年、2013年营收合计都是41.9亿元,似乎已经触及天花板。 

  发行板块由中影蒙太奇、中影数字等6家全资公司及4家参股公司构成。依托母集团,电影发行业务收入丰厚。2011年、2012年、2013年发行收入分别19.36亿、25.32亿和24.45亿,占比分别60.9%、60.2%和57.8%。

  2013年,中影股份发行国产电影209部,实现票房119亿(32部票房过亿的国产片均由中影主导或参与发行)。另外,2013年还发行了71部进口片(27部票房过亿的国产片均由中影主导或参与发行)。 从事发行业务的员工有121名(占员工总数3.6%),人均创收2021万。但是,随着我国电影发行市场集中度不断下降,发行权不再被中影、华夏、上影等少数公司垄断,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博纳影业、小马奔腾、乐视等纷纷加入分食者队伍。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901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