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股权交易“罗生门”:宋卫平回归或难解风险问题

   2014-11-10 天津日报5890

  从传出风声到双方有意无意的“舆论”论战,今年地产界最大新闻之一的融创收购绿城股权交易一度扑朔迷离。随着孙宏斌和宋卫平意味深长的表态,宋卫平的回归看上去几成定局,不过在双方公告出来之前,一切也都有可能发生。一场交易,在情怀、仁义包裹下,成为一出商业与人情交织的大戏。老孙和老宋的背后,一直低调的九龙仓成为未来极大的变数。

  宋卫平反悔

  在10月中旬以蓝城董事长身份亮相的宋卫平还公开表示“事情做了就做了,不后悔”,但到了10月底,宋卫平似乎后悔了。先是诸多自媒体在微博微信热炒宋卫平回归绿城的可能性,接着来自绿城和蓝城内部的各个消息源也开始向外透露信息,表明老宋开始动了回归绿城的心思。

  据了解,宋卫平与孙宏斌在10月底连续多次商谈,探讨这个被称为中国地产界“最大收购案”的未来。

  在宋卫平的字典里,客户永远放在第一位,即使他们有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老宋也愿意一一满足。而孙宏斌则是一个更纯粹的商人,企业的运营被他始终放在第一位。两人这种理念的不同,也被外界认为是最终促使宋卫平下决心回来的原因之一。

  杭州汉嘉地产顾问副总经理陈焕春表示,从双方目前的表态来看,宋卫平回归绿城几成定局。

  多舛的交易

  就在半年前,宋卫平和孙宏斌这对在房地产界以经历丰富著称的巨头,曾上演了一出惺惺相惜的“禅让”剧情。5月中旬的发布会上,宋卫平以一句“天下本一家,有德者掌之”表明愿意将自己一手打造的绿城交给孙宏斌的决心,认为更有斗志、更有激情的孙宏斌最适合做自己的接班人。

  那时,在一轮又一轮的调控中,宋卫平和老搭档绿城集团副董事长寿柏年感到了身体和心理的疲倦。尤其是2011年年底至2012年年初,绿城资金链紧绷,净资产负债率一度达到148.7%,企业几次处于“生死的边缘”。在宋卫平的高品质战略和规模化发展的战略下,每一轮调控中,绿城都是最先受到冲击的房企,重品质轻销售的企业特点,又决定了绿城很难在行业低迷期能做到销售的逆势扩张。宋卫平当时给出的退出理由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老搭档寿柏年的身体几次“亮红灯”,而自己也希望去新平台开发养老地产、农业等领域。

  随后就是孙宏斌的融创高管团队逐步接手绿城的各项业务,在最能发挥能力的销售领域大展拳脚。孙宏斌长期在杭州的绿城总部办公,在他的亲自督导下,由融创和老绿城人合并而成的新绿城团队在销售、回款、拿地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与此同时,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也开始逐步传出。先是宋卫平二次创业打造蓝城平台时,与孙宏斌掌权后的绿城展开了“抢人大战”,最终大部分绿城的老部下并没有追随宋卫平,而是选择留在绿城。随后宋卫平开始接到以前的合作伙伴和老客户反馈的信息,表达对孙宏斌治下绿城一些做法的不满。在宋卫平的字典里,客户永远放在第一位,即使他们有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老宋也愿意一一满足。而孙宏斌则是一个更纯粹的商人,企业的运营被他始终放在第一位。两人这种理念的不同,也被外界认为是最终促使宋卫平下决心回来的原因之一。

  香港证监会对于双方一致行动人的质疑,为这桩并购案增添了新的羁绊。这桩本应在几个月内完成的交易,至今依然没有结果,就与香港证监会的疑虑有关。按照香港证券市场的法规,若孙宋二人被认定为一致行动人,因其共同持股比例超过30%,将触发全面收购要约,按每股收购价12元计算,孙宏斌至少要拿出196亿元做出全面收购。虽然在绿城中期发布会上,孙宏斌表示即便全面要约也会坚持收购绿城。但在当时就有许多业内人士表示,全面收购对孙宏斌和融创来说,将是巨大的资金压力。

  “对于上市房企来说,原则上只要交易没有最终达成,就有可能出现变数。”陈焕春对新金融记者表示,由于融创绿城合资公司在长三角发展势头良好,双方还是会继续合作。

  对于宋卫平来说,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找钱。“其一手打造的蓝城,业务集中在代建、养老、健康、农业四大领域,除代建外,其余三个都处于前期‘烧钱’领域,可以说老宋手里的资金并不富余。即使孙宏斌只是要一个适当的股份溢价回购价格,宋卫平依然需要寻找外部的资金援助。”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研究总监薛建雄分析表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589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