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O2O为何这么难:既难以标准化 又难以规模化

   2014-12-23 品途网3130

  服务分成三类,一类是电信,已经标准化了,完全靠装备来提供服务,第二类是靠部分装备,也已经基本电商化了,打车、电影院、甚至餐馆外卖,第三类是百分百靠人提供服务,社区服务大部分是第三类。

  大量社区服务是难以标准化的,服务的特点是本地制造、本地交付,社区长年难以发展的原因就是难以规模化。小时工是规模经济并且标准化的,比较特殊,现在做O2O比较成熟,洗衣也是相对容易标准化。养老服务、维修服务、社区送餐都难以标准化。

  目前的撮合,通过APP,这种方式很难起来。线下店本身有顾客,而APP来的其实还是这些人,除了小区外,远了它也服务不了,人家也不会来。

  社区店的连锁效应不像制造业。互联网有一个好的父亲和一个好的母亲,好的父亲是制造业,100年历史,好的母亲是物流业,也有50年以上历史,最重要的一点是制造业供大于求,所以谁把客户的信息聚集起来谁就厉害。但是服务业不一样。

  第一,服务业是本地化的,无法规模生产,而且本身不发达。服务业的三类中,电信天生发达,电影院也连锁了,因为它是部分装备,而完全靠人的这部分,从来没有产业化。

  第二,服务的制造消费同时发生,服务是实时不可存储的。比如维修人员正在做维修,即使知道其他俩活也去不了,供货能力还是一个活。

  第三,规模不经济。一个匠人一天可以做8单,如果来20单会累死,订单规模对于他没有用。如果组织20人来完成大规模订单,理论上可以,但是人管人不超过十几人是管理瓶颈,制造业是装备在管,生产线在管,不算在里面。当订单规模上升的时候,管理成本也上升了,仍然规模不经济。这就是为什么社区店开不大。小店开不大的原因在于本地订单是一定的,分给每个店就这么多。如果是有资本的公司,开了20个店,那又遇到规模不经济的瓶颈。目前主流的家电维修网点都是十几个人,从来没超过这个数。

  只有把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起来,像制造业一样,互联网才能发挥效应。但是由于服务的本地化和供不应求,而且制造业的成本一直在降低,服务的成本一直在升高,所以难度很大。

  我不看好社区的单项服务,我比较看好社区的综合服务,越综合粘性越大。但是现在互联网人合作性太差,可能因为大家都有互联网基因,都在比快,但是社区不是这样。比如维修、保姆、送餐合作起来,各方都是得利的,但是很少有人探讨服务的产业化技术。

  砸钱建立不了社区的信任。进入社区,第一一定要便宜,第二一定要挣钱,否则你的信誉建立不起来。我进社区跟居委会合作,这两点说好了,他就愿意大力帮我。他们可以提供免费的房屋、免费宣传,最重要的是他们是信誉的背书。

  服务业是黑箱,物流业是服务业中最透明的行业,所以电商都跑到里面去了,因为它最透明。维修业为什么没有电商,律师为什么没有电商,因为太专业了,并且是黑箱。不过服务业有一项技术叫可视化,这是服务业产业化的一个KPI。可视化不是简单地公布信息,是某一个阶段公布哪些信息。

  真正的社区服务业以后谁是主流?现在搞社区服务的有三批人,第一是传统的那些人,如果不改变他们没希望;第二是互联网那些人,从互联网空降到社区,他们可能也没希望;第三是做行业IT化的那些人,这些人需要克服IT人跟传统行业的障碍,IT人往下走是比较可能成功的。互联网人在上面,行业IT人在中间,传统企业在下面,行业IT人先往下走,再往上走,是走得通的。这才是社区服务的格局。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313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