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等为中国咖啡文化开荒 中国咖啡品牌有何趋势

   2015-01-05 微信号:华丽志4960

  “梦想开个咖啡馆”是很多人青春时代的口头禅。其实,“开个咖啡馆”并不难,“开个赚钱的咖啡馆”却难于上青天。目前各大城市的咖啡馆中,盈利的门店仅不足一成。但如此窘境,还是挡不住梦想青年纷纷集资开店。

  【华丽人物志】本期主人公,简家甫先生,来自宝岛台湾,现任CBC咖啡学院执行董事,一个热爱咖啡的理想主义者,但他会给梦想开咖啡馆的热血分子们先泼一盆冷水,然后再一步步传授了如何开好一家咖啡馆的秘诀。

  先谈谈历史:

  外资品牌为中国咖啡文化开荒

  简先生介绍到,中国大陆的咖啡“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1990年左右,在海南、广东地区开始出现了上岛咖啡。

  1996年左右,SPR在大陆开了第一家店。2000年左右开始扩张。目前逐渐从一线城市淡出。

  1999年,星巴克在大陆第一家店开在北京国贸(原店址现已变身一家奢侈品牌专卖店),2005年左右星巴克在华开始盈利。为加快扩张步伐,在北方,星巴克与北京美大咖啡合作;在东部,星巴克与台湾统一合作;在南方,星巴克的合作伙伴是香港美心食品有限公司。(此后,星巴克陆续对北京美大星巴克、上海统一星巴克和广东美心星巴克实现了控股)

  2008年,CostaCoffee在大陆第一家店开在上海。在南方地区,CostaCoffee和江苏悦达合作;北方地区的合作伙伴是华联集团。

  2010年,华润集团斥资3亿收购太平洋咖啡。

  2010年,韩国风的漫咖啡入华,利用出色的营销策略迅速扩张。

  但并非任何一个外资品牌都能在中国大陆成功。简先生提到,北欧人均咖啡饮用量世界第一。某北欧咖啡品牌曾经进入中国,投入近1200万,开了七家店,但最终因水土不服而撤出。消费市场和经营团队,是外资咖啡店连锁品牌入华面临的最大问题。

  然而在咖啡土壤浓厚的西方,外来的连锁品牌并不容易扎根。星巴克始终无法在意大利立足,而且已经撤出澳大利亚。

  2015年大概有10个国外品牌入华。中国市场也绝对有空间供它们生存——当然,能不能活下来是另一回事儿啦。

  中国咖啡市场刚刚起步

  根据来自星巴克的数据,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之后,咖啡产业才会发展。目前中国有12个城市达到此标准。中国“消费升级”的拐点来临之时,咖啡馆这一休闲文化的产物在大城市会越来越普遍,且全国GDP前50名的城市都是培育咖啡馆的土壤。

  那么中国的咖啡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496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