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规模增长遇瓶颈 绿地商办类物业销售难成样板

   2015-01-09 每日经济新闻3900

  1月1日,绿地宣布2014年销售额达到2408亿元,较2013年的1607亿元增长接近50%。其中,商办类产品的销售额增幅达到90%,是促成绿地“超车”万科成为行业新老大的关键。

  绿地的案例,让一些对行业前景感到迷茫的房地产人士看到了新的机会点:商办类物业销售。但记者调查发现,绿地靠商办类物业实现千亿规模的快速增长路径,并不适合大多数中小房企效仿。

  商用物业严重过剩

  事实上,在绿地大面积发展超高层产品的同时,中海、恒大、金地、万科、龙湖、复地等一大批开发商也选择进军商用物业市场,并一度将其作为新的增长点。

  但是截至目前,除了龙湖的商用物业销售额能达到业绩总额的两到三成,大部分的开发商的商用物业销售额占比还不到两成,有些房企的商用物业甚至对销售额没有任何贡献。

  克而瑞副总经理林波道出了背后的原因:和住宅市场相比,商办楼的供应过剩更为严重。除了城市核心区域的地标性写字楼,非核心区域的写字楼销售去化速度都很慢。大部分开发商很难像绿地那样在各个省会城市拿到核心区域的地块,又能发展成超高层的城市综合体产品进行快速销售。

  世邦魏理仕2014年10月发布的 《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回顾》显示,上海、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商业地产未来6个月的新增供应预计都将超过40万平方米,二线城市供过于求的市场现状仍将延续,对优质租户的争夺将愈演愈烈。未来两年,二线城市还将迎来大量自用型总部写字楼入市。

  不仅是二线城市,即使像上海这样的核心商务城市,写字楼也有供应过剩的风险。戴德梁行在总结2014年市场时分析,2015年上海甲级写字楼供应约172万平方米,其中浦东、闵行、黄浦、虹口等区域供应急速攀升。除此之外,各核心区不断有项目入市,各大新兴商务区也有大量项目供应,如大虹桥CBD、新江湾板块等。

  戴德梁行董事、中国区写字楼部主管沈洁分析:“受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及写字楼供应量加大的影响,未来写字楼成交、租金及空置率将迎来挑战,竞争加剧。”

  林波甚至告诉记者,由于商办市场的潜在风险大于住宅市场,他们已经建议开发商短期内不要向商办市场新增投入。

  新增长点尚未成熟

  除了商办市场,开发商也在寻找其他新的增长点。但林波介绍,无论是碧桂园积极拓展的海外市场,还是华夏幸福产业地产市场,抑或是养老地产领域,目前都处于培育期,远远没有成熟。

  亿翰智库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化东指出,目前确实有几个不错的领域,产业地产就是其中之一。城镇化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而城镇化的前提是产业化,所以产业地产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来自券商的统计显示,专攻产业地产的华夏幸福今年的销售额已经超过500亿元,是A股市场上不多的完成全年销售任务的房企之一。此前记者曾报道,旺盛的需求导致物流市场租金回报率持续上升,整体投资回报率已经超过住宅和商业。尤其是资产证券化,正在一步步由传说变为现实。产业地产等不能分割散售的房地产产品,有机会通过打包上市或者发行REITs等方式完成自有资金的迅速退出,从而获取可观的回报。

  但是,产业地产开发的门槛更高,对企业资源有限,又缺乏投融资经验的住宅类地产开发商而言,产业地产的投融资模式完全不同,运作思路也大不一样。在这一背景下,传统住宅开发商向产业地产转型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教育地产、医疗地产、旅游地产以及方兴未艾的白领公寓等新兴地产种类。一方面这些领域都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开发商在这些领域的资源、人才以及投融资经验并不充分。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390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