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南宁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新跨越

   2006-12-13 5640
“十五”期间的五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以发展为主题,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强市富民为根本出发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强大动力,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产业化,国民经济保持了旺盛活力和快速增长,“十五”时期是南宁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好的时期,成就最显著的时期,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

  到2005年底,我市GDP总量达到723.36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00.2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62.9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490.9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8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32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80元。“十五”时期,是我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时期,是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时期,是取得辉煌成就、实现跨越发展的时期。回首“十五”,南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

  “十五”期间,特别是从2003年以来,南宁市经济发展发生积极变化,进入了快速扩张阶段,生产总值增长逐年加快。2001、2002、2003、2004年GDP增速分别达到8.8%、10.9%、10.9%和13.2%,2005年GDP增速达到13.4%,呈逐年走高的态势。“十五”时期GDP年均增长11.5%,超过“九五”时期年均增速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和全区年平均增长9.9%和10.8%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继续扩大,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继2003年GDP突破500亿元大关后,2005年全市GDP达到723.36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71.97%。

  人均生产总值(GDP)突破1000美元。2000年,人均GDP为6086元(736美元),2004年达到9595元(1160美元),首次突破1000美元,实现了人均GDP从700美元到1000美元的跨越,标志着我市经济总体跃上新台阶。2005年人均GDP达到11057元(1365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70.61%,年均增长11.28%。

  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不断增长。“十五”以来,随着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财政收入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十五”期间,是我市财力增加最多的时期。200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达到100.22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1.75倍,年均增长22.41%;2005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20亿元,比2000年增长1.89倍,年均增长23.68%。五年间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达333.74亿元,是“九五”时期1.2倍;五年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6.81亿元,是“九五”时期1.29倍。财力的增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

  “十五”期间,我市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关键抓住不放,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加强,传统产业得到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23.19:27.88:48.93 调整变化为2005年的16.55:31.96:51.49。“十五”期间,我市工业化发展进程加快,一产比重逐渐下降,二产比重不断提高,三产不断壮大,全市产业结构仍呈“三、二、一”的格局。“十五”期末与“九五”期末比较,第一产业比重降低6.6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4.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2.56个百分点,工业比重在加大,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非公有制经济迅速成长。个体私营经济在工业、投资、市场销售、商务流通、居民服务等领域中的比重持续上升。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49.15%上升到2005年的58.25%,提高了9.1个百分点。


  三、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十五”期间,我市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农村经济发展政策,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中心,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粮食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扶贫开发和小康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5年, 全市农业总产值达191.41亿元,比2000年增长44.38%,年均增长7.62%。农产品产量有了很大提高,粮食产量由“十五”期初的2001年171.10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81.02万吨,增长5.79%;甘蔗产量由2001年738.24万吨增加到860.93万吨,增长了16.62%;蔬菜产量268.50万吨,比2001年增长了25.57%;水果产量71.82万吨,比2001年增长了37.10%;肉类总产量46.48万吨,比2001年增长了33.13%;水产品产量16.73万吨,比2001年增长了28.32%。公司+农户发展农村经济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市场需求较大的牧、渔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从2000年的26.34%提高到2005年32.40%,提高了6.06个百分点;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单位面积生产效益有新的提高。

  四、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效益继续提高

  “十五”期间,我市加大了对工业经济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加强工业结构调整,全市工业生产增速逐年加快。2001、2002、2003、2004、2005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速分别达到7.9%、11.65%、14.77%、20.91%和21.49%,年均增长15.22%。2005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490.92亿元,比2000年增长1.03倍;实现工业增加值165.18亿元,比2000年增长82.35%,年均增长12.7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上升,由2000年20.93%提高到2005年22.83%,“工业强市”成效显现。

  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由2000年的473家发展到625家,五年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多,促进了我市工业的加快发展。“十五”以来,南铝、国凯铝材、侨虹新材料、同达盛混凝土、南糖、南烟、安力泰美诗药业等一批重点工业建设改造项目的投产,为工业经济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机制糖、水泥、机制纸、铝材、烧碱等优势产品产量大幅提高,农副产品加工业、烟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水泥、钢材等行业也在快速发展。同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对开发区实行特区式封闭管理和鼓励县区兴办经济园区的政策,进一步促进了开发区和县区工业发展,开发区工业成为工业增长的亮点,其龙头作用逐步显现。2005年,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华侨投资区三个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76.77亿元,比2000年增长6.85倍,年均增长50.99%。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好转,大中型工业企业主导作用强劲,盈利大户贡献显著,使全市工业利润高速增长。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0.25亿元,比2000年增长1.42倍,年均增长19.29%;实现利润总额13.33亿元,比2000年增长3.54倍,年均增长35.36%。2005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创“十五”期以来的新高,达到164.73%,比2000年提高73.64个百分点。

  五、投资规模迅猛扩张,经济发展后劲增强

  “十五”期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投资规模快速扩张,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五年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082.99亿元,大于前50年的投资总和。2005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2.9亿元,比2000年增长2.21倍,年均增长26.24%。固定资产投资迅猛扩张,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509.36亿元,年均增长26.75%,其中2005年基本建设投资161.45亿元,比2000年增长2.27倍,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集中在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改造投资步伐加快,五年累计完成更新改造投资165.58亿元,年均增长32.02%,其中2005年更新改造投资59.53亿元,比2000年增长3.01倍;房地产开发投资成倍地增加,五年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55.92亿元,其中2005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5.11亿元,比2000年增长5.42倍。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迅速增长,居民住房紧张状况得到了缓解。五年间,商品房住宅施工面积累计达3233.35万平方米,年均增长35.90%,其中2005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105.89万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3.63倍;商品房住宅竣工面积累计达1041.85万平方米,年均增长43.62%,其中2005年商品房住宅竣工面积323.40万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5.11倍。

  六、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

  “十五”期间,是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最快的时期,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道路交通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十五”期间,围绕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改善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加大了城市道路桥梁、城市排水和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投资力度,城市建设成绩显著。城市建设“136”目标顺利推进,“三年中变化”目标基本实现。2002年—2005年,全市共有“136”目标项目342个,其中建成使用154个,共完成“136”项目投资234.17亿元。交通建设成效显著,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明显改善。“十五”期间,开工建设跨江大桥7座,其中永和大桥已建成通车,葫芦顶大桥、仙葫大桥、北大桥、桃源桥、南宁大桥、凌铁大桥正进行建设中。共新建、改造、扩建道路120余条,打通断头路50余条,全长41.15公里的快速环道和82.88公里长的外环高速路建成通车,“五横四环三纵”的城市路网格局初步形成。随着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五象广场、民生广场、南湖南水幕电影水景工程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的相继落成使用,展示了南宁城市建设的成就与魅力,提升了南宁城市形象。

  七、商贸中心建设成效显著,消费需求进一步升级

  “十五”期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市流通领域快速发展,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发展迅猛。深南城百货、梦之岛百货、王府井百货、东博百货、沃尔玛超市、百盛购物广场、人人乐购物中心、国美电器、苏宁电器、大中电器等10家大型商贸设施相继建成投入营业,促进全市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大型的综合性商场、专业店、超市达到了14家,有力的带动了批发和零售业快速发展。“十五”以来,消费市场热点迭现,居民消费热点已转向汽车、住房、通信、教育、休闲娱乐等领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564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