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京华城考虑以技术管理进驻上海正大广场

   2003-07-09 10560
中国大陆即将在二○○四年底,全面开放外资独资经营百货零售业的执照,台湾的百货、购物中心纷纷掀起大陆零售业如火如荼卡位战,包括SOGO太平洋百货、威京集团京华城等,纷纷准备在疫情和缓后,积极落实拓点计划,以赶上卡位战。

  太平洋百货在上海竞争优势下,将于地铁捷运站等区域再拓两个连锁据点,预计太百在上海即拥有五家连锁百货成为上海规模最大百货集团,京华城LIVINGMALL则考虑以技术管理进驻泰国正大集团投资的上海正大广场。   

  太平洋SOGO百货执行副总李光荣,自去年接手太平洋崇光百货中国事业本部总经理职务一年余,他强调太平洋崇光百货目前在大陆拥有九个据点,含概上海、北京、大连、成都、重庆等城市,主要是由太平洋SOGO与外资卡莱尔国际开发公司所成立中国控股公司至大陆与当地七个合作方共同合资开九个百货公司,李光荣强调,每个合作方需求不一,陆资部分多数占三五%股权,且要求任职董事长,在经营管理上难免有阻碍,一旦二○○四年底解禁,台商在大陆经营零售业将拥有更多主导权。

  除了大陆解禁利多效应外,李光荣认为台商西进大陆零售业仍具强力优势,以太平洋百货来说,经营多年且进入成熟获利期,对两岸商品通路有其竞争优势,他强调,百货业竞争最大优势就在于商品差异性,透过台商可引进商品通路,并透过与他业合作互蒙其利,而大陆商品亦可透过百货通路前进台湾市场,两岸互通的通路销售战才真正上场。   

  李光荣表示,非典疫情和缓后,预计七月中旬再前往大陆考察拓点,未来预计北京将拓至三个店,上海则准备再新拓两个店,此外,成都与重庆等据点将扩大营运规模-2期扩建,李光荣指出,大陆太百去年营业额达一百七十亿元,其中,上海业绩即占六成、重庆与成都三店占 二成五至三成,总体市占达九成,其它一成为北京及大连等。

  李光荣强调,在太设时代后期所开的分店像是大连、北京与重庆沙坪坝等三点因开店匆促,但商品结构出问题,必须重新再调整。  

  京华城的经营管理委员会主委沈庆京近两年如两岸空中飞人,将以「京华城」招牌,前进大陆卡位,而其在台湾京华城管理则委由拥有大陆经验的侯英尧全权负责。 侯英尧强调,沈庆京对京华城太投入,在负债包袱下,西进大陆不会有过大投资,将以京华城之经营管理进驻,像是上海正大广场及不少区域百货业者,均对「京华城」招牌大感兴趣,希望透过技术合作开创新局,预期下半年脚步会加快。   

  京华城总经理侯英尧: 京华城登陆 只出技术不出钱

  京华城购物中心总经理侯英尧指出,京华城购物中心「西进」,是不出钱投资的,只提供管理技术,开拓大陆据点。侯英尧指出,百货公司最重要是面积、成本、时程与坪效。现在的大陆零售业,技术含量比资金更重要,台湾市场过于饱和,将来不是大吃小、就是连锁量化(所有业态,包括摩尔),否则生存不易,到大陆发展可能得具备艺高人胆大气势,否则就得要「钞票多」,才能前进致利。

  以下是专访的重要内容:   

  问:台商百货业在大陆的经验如何?   
  答:当年在太平洋建设以「鼎太」开发之名全力抢进大陆,八年之间观察到大陆跳跃式进步速度,令台商们心惊。台湾发展目前已进入阶段式停滞,台湾人是从本土看国际,大陆却是从国际舞台看大陆,这也是许多台商铩羽而归的主因。   

  问:进驻大陆零售业之路,快捷方式为何?
  答:八年来以中外合资唯一取得执照的某家中资企业开发顾问公司,在中国大陆开创五家零售卖场,包括南京、上海、南通与东北长春等,进驻大陆除了与国营单位合作有风险保障外,土地取得与开发成本至少较台湾便宜一半以上,加上厂商与百货公司合作,利润高较高,也是催化全球零售业集资进驻大陆市场脚步加快,期在零售业开放前,卡到一席之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1056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