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体育版图中,有各种各样的赛事:属于“顶级盛宴”的欧洲足球五大联赛;号称“美国春晚”的NFL(美式橄榄球联盟)总决赛;代表网球界最高荣誉的“四大满贯”(澳网、法网、温网和美网公开赛);还有商业化程度早就“登峰造极”的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
上述赛事不尽相同,但不可忽略的是,它们取得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资本力量的强力推动。典型的以足球为例,现在经营欧洲五大联赛的,除了德国足球甲级联赛,早就不是传统英国绅士、意大利银行等的天下了,取而代之的是阿拉伯石油美元、俄罗斯寡头资本、美国体育产业势力。正是这些资本的力量,在汇聚了全球几乎最强球员、比赛越来越精彩的同时,还通过转播费分成、球衣赞助费、买卖球员等方式获得更多的经营效益。
“体育本就和资本紧密相连,且可以预见: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金融程度越高,体育资本的力量就不会弱,美国如此,欧洲亦如此。”一位要求隐去单位和姓名的券商策略研究员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调侃道,“这意味着,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不会甘于在全球体育资本版图中排名末座。”
中国企业的行动的确没有停止。2月10日,与体育赛事颇有渊源的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达”)对外宣布,联手3家机构及瑞士盈方体育传媒集团(下称“盈方”)的管理层,收购了盈方100%的股权。按媒体对外公布的说法,这笔收购作价10.5亿欧元。
这也是继今年1月21日,以4500万欧元收购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下称“马竞”)20%股份后,万达在体育领域的又一次布局。
对于中国体育迷来说,盈方本就是一个不陌生的名字。盈方旗下全资子公司盈方体育传媒(中国)有限公司(下称“盈方中国”)很早之前就是中国男子篮球国家队和中国篮球职业联赛(CBA)的市场合作伙伴,且盈方本身在足球世界杯、冬季奥林匹克奥运会等全球重要赛事拥有外界艳羡的人脉资源。
因此,在一些媒体看来,万达并购盈方,“是资本与中国足球、中国体育产业间发生的最大的、最具想象空间的交易”。
“换个角度,中国要融入世界体育版图,为中国体育谋利。但反过来,可能部分国家的体育市场,更会期待来自中国的资本。”一位私募投资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称,“一方面,相较于深受债务危机影响、经济难以好转的欧洲地区,中国资本的实力相对而言已被全球认可,之前,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一些民营企业,早就在欧洲有自己的资产布局。另一方面,中国资本可以给当地国家或相关公司带来足够大的市场,且会在资本、基础建设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帮助。”
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谋划在全球布局体育产业链,中国市场自身可能更是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潜力市场”。“现在不都说全民运动或全民体育吗?如果真的将这个潜力挖掘出来,受益的体育产业链肯定不是单个公司,从体育设施建设、场馆提供、体育营销到体育服装等,都可能将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和潜能。”上述券商策略研究员对本报称,这才是体育市场最大的“一块蛋糕”。
收购盈方
“体育圈内,盈方不是一个陌生词汇。”一位体育圈同行对《国际金融报》记者介绍,就中国市场看,他们是有人脉资源的,“除了参与到中国的CBA联赛,并一直是中国男子篮球国家队的合作伙伴之外,央视五套体育频道的创始人马国力于2009年初加盟盈方中国,成为‘掌门人’”。
不止如此。就全球范围看,这家公司也与体育营销和管理公司国际管理集团公司(IMG)、广告和市场营销服务机构埃培智集团旗下企业八方环球公司(Octagon)、法国拉加代尔体育代理公司(Lagardère Sports)和根植于亚洲的世界体育集团(World Sport Group)并列为全球五大体育营销公司,并直接参与到了世界杯足球赛、冬奥会等世界顶级赛事的运营中。
与IMG和Octagon等有50多年历史的企业相比,盈方算是“小字辈”。维基百科英文网站这样介绍盈方:直到2002年10月31日,已逝世的法国马赛俱乐部原主席、阿迪达斯原首席执行官Robert Louis-Dreyfus完成了对基尔希体育的收购,并于2003年更名为盈方。
不得不提的是,基尔希体育母公司基尔希集团是德国继贝塔斯曼公司之后第二个跻身国际级别的德国媒体企业,曾垄断了德国甲级联赛的直播,并获得了2002年和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的转播权。
但2002年上半年,过于依赖银行贷款的基尔希集团,收到了国际媒体大亨默多克要求退出收费电视台中股份的通知书,这使得基尔希集团须向默多克支付高达15亿万欧元的贷款和利息。同时,德国另一媒体集团施普林格出版社拒绝延长向基尔希的贷款期限,坚持要求基尔希集团按时偿还贷款。最终,种种事情变化叠加,共同导致了德国战后最大的企业破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