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过剩应该如何发展 多种经营形式才是契机

   2015-02-25 人民网10350

  观察购物中心的发展,首先要提购物中心的现状,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购物中心过剩了,但是在过剩当中寻找出路,才是地产商和商业零售企业共同要肩负的责任。

  从百货大楼到购物中心的发展经历了50年,真正的购物中心肇始,大家说法不一,我认为应该是早期上海的梅龙镇广场以及广州的天河城。

  目前为止,全球10个购物中心面积最多的城市,有8个在中国,但是这种数字不一定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2013年,有30家国际品牌将上海作为登陆中国的首选城市,在未来三年,上海预计将有接近330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近80%来自城市次级商圈;成都、武汉、沈阳等地都是购物中心过剩的城市,研究表明,这几个城市都是商业地产高速发展的城市,可能成都的过剩问题更加突出一些;深圳这几年新增商业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也有很大的发展。

  二线城市的体量比一线城市高出了18%,可以看出,二线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是住宅产业高速发展带来配套服务产业飞速发展;二是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人们对生活水平的需求和对生活的向往,催生了购物中心的整体业态发展和形成。

  现在二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发展迅猛,而且供应量远远大于接受量。世界上一些发达城市并没有这样的增速和增量,但是经济并不处于高速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二线城市商业地产开发是这样的现象。

  在以前的购物中心当中是传统百货、主力店、超市,运行了多年以后,开发企业、商业企业发现仅靠传统百货推动不了购物中心的发展过程,因此体验式消费、艺术空间、复合消费的空间逐渐进入了我们这个市场。

  回过头来想,开发企业究竟给零售企业、商业企业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才是我们要做的最终的工作?开发企业做好开发企业的事,同时要与零售企业,甚至电商企业共同结合,才能促进我们这个产业的发展。

  带给我们的思考就是开发企业究竟在商业地产中做多了还是少了?开发企业是做地产,不是做商业,但必须有商业的支撑,才可以构成商业地产的完整体。

  现在市场的问题首先是总量过剩,其次是吸收量减少,包括已建的购物中心出现了招商难、空置率高,城市其它综合体带来的密集型问题和过剩的隐忧。

  美国在70年代已经完成了城市化,并从城市化走向乡村化,走向城镇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真正的购物中心出现代表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从这种新的消费模式看,我们可以想一想,三四线城市购物中心究竟是足还是不足。

  今天出现了总量过剩、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一方面是开发商大量建设购物中心,另一方面是空置率高企不下,同时经营难度增大,同质化增加。

  现在开发商盲目拿地,政府对开发商要求更严格了,有的甚至是一两年就要开业,但是实际上零售市场反而进入慢增长的趋势。两个行业的不相称造成了现在的形势,因此受到行业同质化和电商冲击,百货业的利润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商业地产怎么做?能做好吗?

  这几年供应量激增、空置率上升,包括运营和市场前景暗淡,都是在集中型商业出现了典型问题,面对我们说的所有问题,商业地产作为不可逃避的业态形式,我们应该怎么做?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1035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