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看好融创中国近期开展的一系列收购行为,2月16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宣布,将融创“BB-”的长期企业信用评级和“cnBB+”的大中华区信用体系长期评级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并还将对其未到期优先无抵押票据的“B+”长期债务评级和“cnBB”的大中华区信用体系长期评级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
23日佳兆业宣布其与融创进行的一项交易的通函,可能需要推迟数个月才能交到股东手中。这项交易中的一个项目目前正陷入债务纠纷。这些信息似乎在呼应标普的担忧。
退出绿城股权争夺战以后,融创开展了密集的收购行为。2月1日,宣布以23.75亿元收购佳兆业在上海的4个项目,5天以后,融创再发公告,以45.5亿港元收购佳兆业郭氏家族49.25%的股份,并将发起要约收购。
标准普尔方面预计,受此影响融创的现金流和财务杠杆将在未来6-12个月内恶化,收购带来的整合风险将削弱融创的盈利能力,“融创最大的可能是通过发债为收购融资,从而导致财务杠杆在2015年削弱”。
但接近融创的一位人士称,收购佳兆业项目和股权的资金,已经完全完备,主要是自有资金。
截至2014年6月,融创手握206亿元的现金流,加上宋卫平方后来偿还的50亿,资金充裕。但上述两项收购行为将耗费融创最多达百亿人民币的现金,此外,融创对上海融绿的收购计划也需要大笔资金。此前有消息称,九龙仓欲开价70亿,和孙宏斌争夺融绿平台。
收购中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风险,让融创的信用状况倍受考验。
标普在2月16日即表示,影响佳兆业集团在深圳房地产销售的监管风险依旧存在。对佳兆业集团深圳项目销售限制的解决时间表和方法的可预见度依旧有限。此外,在融创控股收购股权之前,佳兆业集团对债务重组的能力和满足其他拟进行收购的相关条件,仍存在不确定性。
2月23日傍晚,佳兆业发布公告称,就融创收购佳兆业上海4项目,原本预期于2月24日之前寄发给股东的交易通函,被延迟至5月31日之前寄发,理由是“需要更多时间编制项目公司的估值报告”。
这4个标的中的一个项目公司正陷入债务纠纷,佳兆业2月9日的公告表示,其附属公司上海赢湾兆业房地产有限公司接获法院裁定书,由于认定赢湾违反与债权人之间的贷款协议,有债权人提出冻结及划拨12.5亿元人民币的银行存款及应计利息。如果赢湾的债务纠纷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将使得融创对该项目的收购无法正常进行。
除了上述项目收购进展不畅,融创对佳兆业的要约收购也面临变数。截至2014年底,佳兆业应付的境内外贷款人计息债务总额高达650亿元,今年最少需偿还341亿元。
彭博消息称,有融创高层表示,债权人应该允许佳兆业暂缓偿兑,以便该公司达成债务协议并避免陷入破产境地。与债权人完成债务重组是交易完成的先决条件,一旦佳兆业不具备债务重组的能力,收购同样无法完成。
此外,佳兆业深圳房源依然处于被锁定的状态,来自政府的监管风险始终存在,这也为交易平添了不确定性。
对此,接近融创人士称,收购佳兆业股权,还在等年审报告。审计报告出来后,还有一系列操作流程要做。对于收购,融创的资金可以覆盖。
“未来3个月内,或者潜在的收购对融创控股信用状况影响的可预见度得到提升后,我们会将其评级移出信用观察名单。上述条件将取决于佳兆业集团满足收购相关条件的进程,其中包括债务重组。”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叶翱行说。
在16日的报告中,标准普尔方面还表示,融创的财务审慎度已经削弱,这反映在其激进的收购偏好上,预计管理层将继续激进的收购来扩大经营规模。
2月17日,融创方面宣布,以13亿元的代价收购上海枫丹丽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约38%的股权及债权,后者的主要资产为上海浦东东郊的一幅总建筑面积约为111.5万平方米的商住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