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的“自我拯救”:事业合伙人增持成其第二大股东

   2015-03-04 法治周末8080

  某种意义上讲,万科的事业合伙人制度可以看做是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风险系数增加的境况下的一种自我拯救。

  万科集团的事业合伙人又有新动作了。

  自去年5月份,万科正式开始推出事业合伙人制度以来,深圳盈安财务顾问企业作为代表万科事业合伙人的执行法人主体,在企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中一直未曾止步。

  1月28日,一则《关于公司事业合伙人继续购买公司A股股票的公告》在万科官方网站发布:“盈安合伙认购的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于2015年1月26日至2015年1月27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继续购入本公司A股股票3405426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31%。”

  据了解,本次盈安合伙的股份增持是万科自实施事业合伙人制度以来的第11次增持。本次购买股票的平均价格也达到了历次股份增持的历史最高,为人民币13.26元/股,共使用约人民币4.52亿元资金。

  是什么推动着万科事业合伙人频频进行股份增持?事业合伙人股份增持又将为万科带来怎样的命运转变?

  合伙人增持成万科第二大股东

  “一个幽灵,事业合伙人的幽灵,在大梅沙游荡。”去年5月28日,一篇来自万科周刊的《166年后的事业合伙人宣言》的开篇描述形象地揭开了万科事业合伙人制的神秘面纱。

  就在这天,代表万科1320名事业合伙人的盈安合伙通过证券公司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并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购入万科A股股份3583923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33%。

  至此,万科合伙人的增持计划也拉开帷幕。半年之后,这个万科员工眼里的“幽灵”先后通过11次股份增持一跃成为万科第二大股东。

  公告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1月27日,集合计划共持有本公司A股股份49427781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48%”。

  “到今天为止,万科2500多个骨干员工持有了万科百分之四左右的股票,虽然很少,但是也是万科的第二大股东了。”万科总裁郁亮在近日举行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五届年会上表示。

  “盈安合伙的增持已接近5%的举牌红线。”上海领易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毅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万科作为国内很典范的现代企业公司,一直以来其股权高度分散,事业合伙人股份的不断增持无疑将会加强管理层对控制权的掌握。”

  与此同时,事业合伙人仍不排除继续增持的可能性。公告显示,“盈安合伙在‘告知函’中表示,集合计划未来如继续增持公司A股股票,将按之前的约定履行告知义务,公司在需要时也可随时向其了解集合计划买入公司A股股票的最新情况。”

  意在防范外部竞争类企业挖墙脚

  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看来,万科通过事业合伙人的不断增持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防范外部竞争类企业挖墙脚。

  去年11月,万科成立以来唯一的女董事、高级副总裁肖莉与自己服务了20余年黄金岁月的万科作了告别,转投互联网房地产整合平台房多多。

  然而,肖莉的离去并不是万科的个案,近年来万科一直面临着企业规模越大越难留住人才的尴尬。

  资料显示,曾被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称为梦幻组合">丁福源、丁长峰、莫军、解冻、张纪文、肖莉、徐洪舸、周卫军、刘爱明),帮助万科完成多元化到专业化的转型,并在中国房地产黄金时代,将万科打造成中国首个千亿房企以及全世界最大的住宅开发商的优秀团队,如今已经离职2/3。

  “这几年,我们遇到新的冲击跟挑战,在全球互联网时代发现,好像别的资源都还可以找到,人才就变成了万科唯一可以依靠的资本。”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五届年会上,郁亮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求。

  “从万科的人才管理角度看,有很多中坚骨干力量流失,从商业竞争的角度看,这对万科后续产品研发和创新是一个威胁。”严跃进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而通过事业合伙人制度的不断增持推进,能够确保人事层面的稳定,并确保万科未来管理经营的稳定。”

  “在万科轻资产运作的转型趋势下,钱不再重要,而人特别重要,因此推行事业合伙人制度有留住人才方面的很大考虑。”万科董秘谭华杰也曾对媒体坦言。

  “万科集团的事业合伙人制度的一个直接效应就是发挥激励约束机制,能够夯实管理层的人事基础,同时能够将更多投资回报流向此类合伙人,这能够激发此类群体在万科经营管理的信心。”严跃进说。

  严跃进表示,从MBO的定义看,此类制度的推进可以理解为MBO的变种。“这使得企业管理层能够从过去的经营管理层面转变为股东层面的角色,自然能够提高经营业绩和效率。所以这对于未来万科实现骨干力量的凝聚等是一个利好。”

  房市风险中的自我拯救

  “某种意义上讲,万科的事业合伙人制度可以看做是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风险系数增长境况下的一种自我拯救。”邹毅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

  据邹毅介绍,过去几年,市场非常向好时,房地产企业的盈利主要靠拿地。“只要拿到地基本上就能够有良好的盈利,所以管理层在前几年对企业盈利的贡献并不是特别的重要。但现在市场的环境越来越复杂,项目越来越难做,风险系数增加,所以管理团队的决策和执行力对整个项目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

  身处其中的万科亦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改变。

  万科今年1月份销售及近期新增项目情况简报显示,2015年1月,万科实现销售面积196.0万平方米,比2014年同期增长0.7%,然而销售金额为232.1亿元,却比2014年同期下降了16.1%。

  “万科目前主要围绕着住宅市场、商业地产市场在不断布局。对于目前的住宅市场而言,三四线城市的风险非常大,目前房企基本上选择退守一二线城市,但万科肯定在三四线城市也还有布局。住宅市场总体而言,依然存在很多地方会出现销售不畅,销售亏损,或者价格卖不上去或干脆卖不掉等情况,这也意味着风险的存在。总体来看,短期内,住宅市场是一个供过于求的市场。而在商业地产市场,万科因市场整体压力也面临着不小的风险。”邹毅表示。

  “万科通过事业合伙人股份增持的方式,将管理团队与股东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可以更加进一步减缓企业经营的风险。”邹毅说,“万科事业合伙人股份的不断增持有利于将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形成统一。”

  邹毅表示,房地产公司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能够盈利,风险系数大。“而对于地产企业的项目而言,一线的操作团队最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项目的盈利前景,是否可做或存在什么样的风险。而一般在集团层面的人都没有在一线团队的高管或员工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所以一线的高管或主要负责人与项目整体结合在一起,与公司的利益整合在一起,这也形成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局面,这样的话有助于调动管理层的积极性,至少能够全力以赴地去辨别风险、抵抗风险,同时获得更高的利润回报。”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808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