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地产发展思考:谁给中国地产装上互联网心脏?

   2015-03-04 赢商网9840

  从崇尚群居、乐趣、轻生活的小米公寓,

  到偏重后续运营、培植IT企业的产业地产,

  互联网地产浪潮波涛汹涌。

  在这股浪潮里,不只有互联网大佬的线上创新,更有传统地产的线下逆袭,

  但在尘土喧嚣、各种跟风的时代,

  什么是真正的互联网思维下的地产实践?

  想回答这一问题,必须懂得中国最大商业地产商是谁?

  王健林的万达地产?NO

  当之无愧的只有马云。

  万达商业地产市值2092亿港元,阿里巴巴市值2314亿美元,相差8倍。

  阿里巴巴,把线下商铺,腾挪到线上网店,形式变了,思维没变。

  所以,真正的互联网思维下的地产,绝不玄虚,只有两个字——“平台”。

  撇开线上平台不谈,回到实体地产领域,谁是真正的平台?

  3种角度,商业地产、产业地产、旅游地产。

  百货商业地产已死

  艺术商业地产诞生

  百货商业地产的死亡,源于大众消费的死亡。众随的消费习惯,早已切换成个性消费模式,无特色的商业品牌以及商场,注定在高成本、低收入下,走向没落。

  于是,个性化消费时代,艺术商业开始成为新型力量。

  从台湾兴起,绵延至大陆各地的创意市集,有东莞·大家艺术区、深圳OCT、广州红砖厂的创意市集,也有上海田子坊、北京798的艺术商品,这些独具特色的商业形式,正在成为大多数人的第一选择。

  一个印有切格瓦拉的搪瓷杯,激光雕刻的纸板艺术品,纯手工做的三弦吉他,孤儿院里儿童们亲手缝制的布袋,外国小伙和姑娘烘焙的英式玫瑰花茶,一批青年插画师的作品集……所有的这些商品,最大特征即是远离模式化的批量制作,定制、艺术、情怀、特色,这些关键词引发个性化消费的追捧。

  艺术商业,即是给予消费者一种独到的艺术体验。

  以东莞松山湖畔的大家艺术区为例。

  试想未来有这么一家面馆,墙上挂着安迪·沃霍尔的波普版玛丽莲梦露,天花板上吊着越南风的象牙色幔布,脚底下是碎裂的西班牙马赛克瓷砖,桌子是一株年轮分明的原生木桩,盘子、碗上都用着金镶嵌工艺,没有不环保的纸巾,只有每人专属的手帕,饭毕请带走,持续使用。店里放的音乐大多是你没听过的,揉混了洞箫声音的非洲打击乐,伦敦地下乐队的不知名歌曲,巴黎旧书店里淘来的黑胶唱片,甚至有教堂里儿童礼唱的真实录音、赤道上原始森林里的原声记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984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