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目前总资产约60多亿元,员工4万多人,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建有二十多家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年屠宰生猪能力1500万头、年销售冷鲜肉及肉制品200多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集团销售模式有分销、商业连锁和出口三部分构成;主产品生产模式有屠宰和肉制品加工,其中肉制品加工部分又分为高、中、低温三部分,目前双汇高温肉制品的品种有200多个,代表产品有金双汇、双汇王中王、金阳光无淀粉火腿肠、鱼肉肠等;中温比如排酸肉;低温灌肠制品、低温蒸煮制品、低温熏烤制品、中式传统制品四大类。 双汇集团信息化从2000年开始,已有6个年头了。从之前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把双汇的肉送进千家万户的销售改变为轻轻一点鼠标,货物就立即下达,对百姓生活也提供了方便。
关于双汇上信息化的动机
信息化到底是什么,说白了它就是一个工具,一种管理工具,如果说工具是人手的延长,那么电脑及信息化就是人脑的延伸。我们为什么要上信息化,通俗地讲上信息化就是为了把成熟的信息技术引入管理中,让它帮我们做事,发挥工具的作用,让信息收集和反馈更迅捷,把我们的成本降到最低,否则它永远是个收藏品或摆设。这就是我们上信息化的出发点。当时双汇在做信息化规划时定了四句话: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持续改进。首先应该知道企业的战略规划什么,信息化规划必须作为企业整体发展规划中的一部分。这样先搞清楚对该企业来讲什么东西最重要之后,再选择先上什么后上什么。双汇的思路是先上业务应用系统,再上财务管理系统。
关于信息技术的选择
我们的原则是选成熟实用的技术而不是最新的技术。所谓的成熟技术是指:有一定的客户群,被实践证明了可行的技术。没有什么用处的技术我们不提倡使用。所谓的没用技术我认为像一套程序支持很多数据库就不是好的技术。如果他有多个版本就不说了,而如果他有只有一套程序,既支持oracle 又支持SQL server ,那么当企业小的时候这样可以用,但当企业壮大时性能肯定跟不上,中间至少要用翻译。还有在大数据量的情况上,性能是最重要的,性能是他的生命。现在双汇每天有6,000多的用户在使用这套系统,每天在系统上走的金额大概是8,000万左右,这个系统只支持Oracle。
关于软件产品的选择
当然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软件。双汇是产业链型的集团企业,业务涉及零售、分销、屠宰、生产加工及物流等各环节。管理模式是分布式经营,集中化管理。双汇现在40多家屠宰厂,很多是通过收购异地厂或贴近资源建厂而来,这样注定了其经营的分散性。为了满集中化管理的需要,我们提出了五个一(一个机房、一套服务器、一个数据库、一套应用软件和一个IT小组)的思想。因为我们不希望到各个地方去实施,去更新系统,而是在总部集中进行。还有就是在我们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人才瓶颈。我们希望把优秀的经理和厂长集中到总部统一管理,弱化下面工厂的管理,把工厂弱化成车间。同时在集团做统一生产计划和管理,对厂内管理人员的要求就低多了,他们的责任也就轻多了。在这种情况下,首当其冲的事情就是需要把企业管理中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标准化,标准问题用信息化固化。当我们把这三化做好了,我们就可以轻松地把所需信息收集起来,进行各种可行性分析。比如通过生产报表,可得知出货情况,用料情况等等一切细节的东西。有了这样的软件,一个人就可以管多个厂,企业扩张时便于快速复制,不必担心人才的问题。
关于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软件实施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是知识传承的过程,是各部门间协调的过程,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懂软件懂技术懂信息化。这期间沟通很重要。同时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也是管理提升的过程,因为它改变了工作方式,比如在原来工作岗位不属于你份内的事情,上信息化后可能你需要去做,这样对这个岗位的员工来说工作量就比之前的增多,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也有一部分权力大的部门信息后管理透明化了,他们可能也不愿意。对原有人员的安排,比如财务部门做统计的,上了信息化后可能就不需要这么多人,因此富裕人员的妥善安置也很重要。我们不提倡裁员,因为这些员工在企业工作多年,对企业的文化有一定的认知度和信任度,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我们提倡转岗、再培训,重新上岗。
(双汇软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