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要做“包租公”:资金流或成SOHO中国下一阶段瓶颈

   2015-03-25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4450

  SOHO中国(相关干货)董事长潘石屹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未来两三年内SOHO将完成从散售模式向自持模式的转型。关于此次转型,潘石屹笑称自己从此要做“包租公”了。

  潘石屹表示,最迟2018年,SOHO中国将彻底摆脱目前租、售混合的营业模式,实现对新开发物业产权的全面持有,即只租赁不销售。

  转型早有先兆。SOHO中国2014年年报显示,2014年SOHO中国营业额达到61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下滑58.2%。但是其租金收入却同比增长了52%,达到4.24亿元人民币。

潘石屹要做包租公

  市场环境倒逼转型

  SOHO中国的转型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8月,彼时SOHO中国在香港发布了2012年的中期业绩,并宣布将结束散售,转向自持模式。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告诉法治周末记者,SOHO中国之所以从销售型转向持有型,本质上是对产品品牌力的维护以及对盈利空间的获取。

  “此类企业在传统领域的经营业绩总体不错,之所以加快转型步伐,在于对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个把握和预判。尤其希望利用目前企业较充裕的投资资金,寻找新板块,以防范未来房地产业务出现大波动的风险。”严跃进说。

  曾为商业地产公司提供多年法律服务的包华律师则告诉法治周末记者SOHO中国由销售模式转持有模式与国内房地产行业所处的阶段和背景直接相关,一二线城市房屋总量趋于饱和,市场空间快速缩小,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高峰结束在即。

  SOHO中国之后,国内其他几家地产商的转型也旋踵而至。法治周末记者查阅几大地产商官网了解到,2015年伊始,万达已开始大肆投资文化体育领域。万科提出向城市配套服务商方向转型,未来可能要经营城市周边的垃圾场或者开发养老产业。

  业内人士称,经过几年的野蛮生长,“转型”成了解开房地产行业困局的金钥匙。

  对转型信心满满

  转型初期,SOHO中国遇到了与大多转型企业共通的阵痛。潘石屹在采访时说到,在宣布转持有型物业的两个小时内股票就跌了8%,同时因为收的租金少了,SOHO中国一度被做空。

  资料显示,转型之前,SOHO中国一度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现金最多的企业,2012年公司的负债率仅为2.6%。而转型之后的2013年,SOHO中国负债率在12%左右,到了2014年净负债率达到了19%。

  不过潘石屹并不担忧,他在解读公司2014年度业绩时说:“在公司的商业模式从开发销售向开发持有转变的过程中,负债率的上升是正常的,这个上涨幅度是在我们可控的范围之内。 ”

  SOHO中国总裁张欣在解读公司2014年度业绩时说:“SOHO的目标租户主要是中国本土企业。在今天,这些国内企业已经占到整个北京优质办公楼租赁市场的70%的份额,成为租赁需求市场的主要推动力。在北京,国内租户的需求在过去6年时间里以每年平均25%的速度增长,外国企业的租赁需求则在同一时间以8%的速度逐年减少;上海国内租户的需求每年上涨28%,而外企的租赁需求则仅仅有2%的增幅。”

  潘石屹还透露:“在中国像在北京购买房子,租金回报率大概是1%,可是发达国家,像纽约、东京这些城市租金回报率一般是4%,要比中国1%高得多。”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445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