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海洋主题公园项目投资金额大、回收周期长的现状,海昌控股在现有项目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寻找突围路径:一方面,优化传统项目资产结构,增加科技、文化含量,寻求盈利增长;另一方面,依托多年积累的技术、管理优势,开展管理输出等轻资产业务。而创新效果在公司最新发布的2014年财报中已经得到体现。海昌控股能挽回资本市场的认可吗?海昌案例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怎样的启示?
2015年3月29日,上海浦东临港,距离迪士尼乐园近30公里处,上海海昌极地海洋公园项目(以下简称“上海项目”)正式奠基。
浦东临港——这一开发达12年,累计投入1580亿元的区域,被上海市列为重点发展的六大功能区之一,担负着这座城市未来20年经济增长新引擎的重任。尽管基础设施建设渐趋完备,临港至今最缺的,仍然是人气。为解决人的问题,当地政府可谓煞费苦心,而主题公园项目正是其招商引产的核心之一。
然而,在上海迪士尼迟迟未能开业的同时,海昌极地海洋公园也经历了马拉松式的谈判,“项目谈判一谈就是8年”,上海浦东新区副区长陈鸣波说。直到2014年,才办完项目手续,今年年初正式摘牌项目土地。
如果一切顺利,两年后,这一定位为“世界级旗舰式”的大型海洋公园,将具备开园运营条件,预计年游客量将超过600万人次。与迪士尼共赢的协同效应可以预见。
根据规划,上海项目占地总面积为29.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9万平方米,包含12个展示场馆,4个大型海洋动物互动体验项目,3个特效影院以及15项大中型游乐设备。项目将包含极地海洋乐园、主题度假酒店与配套商业等组成部分,而这对应的是庞大的资金需求。
海昌控股执行总裁王旭光表示,公司已经准备好应对方案。根据现有概念设计方案,预计上海项目公园及配套部分首期总投资在30亿元左右。其中,50%来自自有资金。早在2014年3月,公司上市招股书中披露,募集资金约24.5亿港币,当时已明确,50%的IPO募集资金用途用于上海项目的开发建设。
而另外50%资金则来自银行贷款。王旭光告诉记者,公司已与相关大型金融机构达成融资安排共识。“凭借公司旅游文化行业背景和上海项目良好的投资收益发展前景,公司将充分利用多种融资资源,控制财务成本,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发实施,提高盈利水平。”
他向记者透露,“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或将以综合银团的形式介入。”在上海项目奠基仪式上,记者观察到,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大连分行),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大连分行),华夏银行大连分行相关负责人悉数出席。
盈利模式“软性”改造
在王旭光看来,与海昌在大连、青岛、烟台、武汉、成都、天津等城市的8个存量项目不同,已开工或将要开工的上海项目、三亚项目,将其定位成海洋主题旅游休闲目的地模式。“通过复制建设,实现数量扩张的模式,不仅将把公司带向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路径,还将使公司面临更重的资金压力。”王旭光说。
“因为上海、三亚项目,在设计时就有足够的空间。”王旭光表示,海昌还将加大资本性投入,将现有8家公园打造成为所在区域内具有持续吸引力的海洋主题旅游休闲目的地。“存量项目,只能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多媒体等软性手段改造,增强产品粘性,才会保证未来收益及客户体验提升。”他说。
其实,公司在公园与配套商业协同,丰富产品服务体系及增加游客体验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尝试:比如对项目场馆进行改造增加游乐设施,新增夜宿极地、海底晚宴、潜水等多达30余项娱乐项目等措施,自主创意并实施“美人鱼”等多项演艺活动等。此外,公司还在推进园区智慧化建设,包括新增园区免费WIFI、二维码、APP地图等智慧服务。
不仅如此,公司还引入了多种休闲娱乐业态,包括主题复合式商业街、休闲会所、酒店式公寓、主题酒店等,增加了游客在景区的逗留时间和消费的可能性,实现配套商业与公园的协同。2014年,集团配套商业物业租金收入同比飙升96.3%。现在,在海昌控股的收入构成中,85%为门票收入,15%为非门票收入,而公司未来希望非门票收入比例提升到35%-40%。
另一方面,在重点推进上海、三亚新项目建设和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统一运营的同时,在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发展区域和城市积极寻求投资机会,以及全球范围内的纵向横向并购机会。据了解,2014年,海昌控股完成了对大连发现王国和重庆项目的收购,在2014年年报中,由收购带来的公司业绩改善已经有所体现。
2015年3月30日,海昌控股公布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业绩。2014年,营业额约人民币15.31亿元,较去年同期(约13.78亿元)增加约11.1%。2014年,公园运营毛利人民币5.46亿元,较2013年全年(4.40亿元)大幅增加24.0%。2014年,公司实现净利润人民币2.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5.1%。同时,公司的财务结构也越发稳健。截至2014年底,公司净负债率为19.9%,同比大幅下降约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