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篇“上海互联网产业为何沉沦”的文章在网络引起热议,上海创业氛围是否真的竞争不过北京和深圳?SOHO中国(相关干货)董事长潘石屹[微博]近日指出,确实如此,北京创业气氛非常浓而上海很冷清,究其原因主要有北京互联网基础厚实、上海管理体制对税收指标考核严格、上海年轻人觉得五百强有面子等等。
潘石屹是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EMBA“上交创业汇”首期活动上接受采访时谈到此番表述的。他指出,北京创业的气氛,尤其是互联网创业的气氛非常浓。“我看到的现象是,北京互联网创业气氛非常得好,而上海这边很冷清。”
他用SOHO中国专门针对创业者推出的新项目SOHO3Q来举例,北京的样板间推出之后,现在已经满租了,同一天开的,上海的样板间只租了30%左右。“通过数据和两边的情况来看,北京的互联网创业的气氛更好一些。”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潘石屹认为,主要有这几个因素,一是北京原来互联网公司比较多一点,有互联网的基础;另外,北京市财政、税收、规划、建设、国土等权力都归到北京市,区里没有权力,而上海管理体制不一样,每一个区的权力比较大。
“我们在上海投资额比较大,在跟每个区打交道的时候,他们对税收指标的考核非常严格,比如这个企业能不能在区里落税,落税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他们很看中这一步,但是北京对这些东西好像无所谓,互联网创业在烧钱,能给政府交的税很有限,传统企业向政府缴纳的税比较高。这与管理体制是不是也有关系?”他表示。
百姓网CEO王建硕也非常认同,他说北京的互联网气氛比上海要好很多。
“究其原因各种各样的解读,北京聚集效应非常明显,美国或全球最主要的聚集在硅谷,偶尔有波士顿或者其他地方,在中国,很显然,互联网聚集点、创业中枢事实上是北京。聚集效应未来我认为还会越来越明显。”他说。
“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也表示,这跟有没有龙头企业有关系,北京有那么多互联网龙头企业,势必有互联网公司出来创业,但上海以前是外资企业、五百强企业为主,互联网企业或者这样的龙头企业不是很多。比如以前上海有盛大,上海现在的游戏行业就比较发达,这是一个基因,在慢慢转变。王建硕也认同,上海其实缺少一到两个非常大的龙头企业。
潘石屹补充笑道,这种现象估计跟心态也有关系,上海年轻人的心态可能是,拿出一个名片来写着世界五百强觉得很有面子。
当然,随着创业门槛变得更低,互联网时代创业到底是机遇还是泡沫,也一直是各界讨论的焦点。前不久,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就在一次闭门讲话中提到,大部分互联网企业活不到三年。
潘石屹指出,传统的企业看互联网的企业目光是不一样的。他曾去过一百多家互联网公司,一家一家跟他们谈,看到前二十家的时候,真有点看不惯互联网企业。
他回忆说,第一个公司的办公条件很差,桌子的距离都是1米2;第二个公司整个很混乱,公司没管理,拖鞋也在地上放着,这里是床,那边放着吃饭的大盆子,他当时想,一个办公室怎么这样?另外,潘石屹还发现,这些公司的员工年龄都很轻,都是85后90后,年纪都很轻。
“最让我觉得不适应的一点,问你赚钱不赚钱?说烧钱呢,还没赚钱。传统企业考虑任何事情都有商业模式,把赚钱作为一个目标,结果互联网企业都说风险投资、天使投资、A轮融资,最大的目标就是上市。上市算什么目标,你不赚钱上市也没有用的。”他说。
不过,客观来说,潘石屹坦言,看了那么多家公司,渐渐地,他的疑惑和不正确的看法都有了答案:“我觉得这是一个创业的年代,以我为代表的50后、60后这一批企业家代表的是一个旧的经济秩序,笨重,机构很大,效率非常低,公司层级非常严格,一个世界五百强的大公司的人跟我说,世界五百强公司从老板到下面一共分22级,但互联网公司扁平化、效率,能够把社会资源迅速地总结起来,这是很有活力的。”
潘石屹表示,世界的改变就靠90后的,他们代表一个新的力量,这个新的力量一定会让旧的东西土崩瓦解,这就是他最深的一个体会。互联网的企业从效率来说速度都是按照秒算,传统企业排计划按天就不错了,都是按月排的。
“我觉得现在我作为一个传统的企业家再看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创业的人确实不一样,从保守的角度来看,他们是世界的破坏者,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应该破坏,因为旧的体制效率太低了,资源大量被浪费,而互联网就靠互联网技术再加上一批年轻人,带来一个新的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