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7月,在中环文华阁一间幽密的客厅里,李嘉诚悄然约见正与英资争夺当时九龙仓(相关干货)集团的“船王”包玉刚。
当天,两人迅速达成了一宗交易,李嘉诚把自己在公开市场收购获得的10%九龙仓股权悉数转让给包,从而获得包转让的和记黄埔股权。这次转让,促使包打赢了当时香港经济史上著名的华资英资对抗战。包玉刚女婿吴光正参与了会面整个过程。
1978年9月5日,九龙仓集团宣布,持有九龙仓股票15%~20%的包玉刚及其女婿吴光正被邀请加入九龙仓新董事局。这是当时刚刚年满32岁的吴光正正式加盟九龙仓。此后37年时间,九龙仓一度成为香港最大地产的代表,公司资产从35亿港币提升到3000亿港币。其中最著名的资产就是几乎每个赴港游客必去的海港城,这一单一物业目前的估值达到了1700亿元港币。
根据九龙仓公告,今年5月吴光正将正式退休,退任九龙仓集团主席及董事职位,出任集团首席顾问;其35岁的儿子吴宗权全面接掌公司,这也是香港家族财团中交接最早的一例。4月29日,九龙仓集团发布其亲自撰写的《主席报告书》,细数九龙仓37年来的发展历程,并描述了九龙仓在香港回归前后的选择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看法。
以下文字摘自吴光正撰写的《主席报告书》:
1978年,是我首次认识九龙仓。当年某天的一个下午,李嘉诚先生与包玉刚爵士会面,商讨购入香港九龙码头及仓库有限公司(现称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10%股权的事宜。我实时细阅了九龙仓1977年年报及李先生提供的一页简介,当晚拟定购入与否的建议。那情景仿如回到我在纽约任职银行的岁月。翌日下午,我见证了两位商界高人超快握手达成协议,其他事情则随岁月成为历史,李先生亦继续创造其超凡成就。
1978年我初任九龙仓董事,今年是我在董事会的第37年。2014年1月,吴宗权先生开始出任九龙仓母公司会德丰有限公司主席,并与两位副主席吴天海先生及梁志坚先生紧密工作。梁志坚先生现时是会德丰另一主要附属公司会德丰地产有限公司的主席。于今年的股东周年大会后,我将会退任九龙仓集团主席,并由吴天海先生接任。
九龙仓历程
在九龙仓的日子,我们见证了中国市场改革开放的第一波,以及由1970年代后期至2012年间的经济腾飞。在这期间,九龙仓积极参与到改革开放的前沿、抓住先机,因而受惠。
1992年,九龙仓发表《香港+》文件,提出当时鲜有人谈论、关于在中国内地开放下,香港在1997年前、后的机遇。我在文件中阐述了我对香港前途的正面及乐观看法,有别于当时有些人在主权回归前后有如“天塌下来”般的不安。
当时九龙仓对香港商贸服务迅速崛起充满信心,并相信这能推动香港的经济和打稳基础。集团亦相信在香港的主要投资亦将为公司带来莫大的机遇。1982年至1984年,中英就香港回归中国谈判及订定联合声明后,九龙仓亦按计划大力发展香港业务。
创立于1857年、拥有八家上市公司的Wheelock Marden会德丰是当时香港最大的洋行之一。当时两大股东的纠纷持续。1985年2月,九龙仓获邀充当白武士,成功向Wheelock Marden会德丰提出全面收购及接管,击退由新加坡商人邱德拔(Tan Sri Khoo Teck Puat)提出的敌意收购。这是九龙仓首个重要收购投资。
在政治环境不明朗的气候下,我们展开了一连串清晰的先导项目,包括1989年至1993年期间,九龙仓把原来的旧电车厂重建为今天拥有200万平方呎的时代广场;1993年成功启播香港首个多频道收费电视台有线电视及于1995年成立其姊妹电讯服务公司九仓电讯,成为开放电讯市场的先导者。于1990年至2000年期间,海港城展开大型重建,并兴建港威一期。海港城的总楼面面积因而新增了240万平方呎,占整个扩充计划的三成。今天海港城和时代广场的市值分别是1700亿港元及逾500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