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季度百货销售降2.7% 网上零售同比增长43.1%

   2015-05-05 中国上海网4930

  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对经济总量“换挡减速”的新常态,“三驾马车”其中之一的消费引擎仍稳步上扬,而且跑得欢快,一时间成为经济走势中倍受关注的一抹亮色。

  收入增长、股市红火鼓起了老百姓的腰包,但人们有钱不一定愿意花。成本高企、工业下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信心和消费预期。在上海,一些传统店商和传统商品的销售并不理想,消费者花钱,越来越需要一个“理由”。专家直言,今年上海消费领域的稳健增长,和一个个层出不穷的“新理由”密切相关,“理由”背后,消费模式创新发挥着关键作用。

  电商“反其道行之”

  今年一季度,上海网上商品零售迎来“爆发式”增长,网上零售额231.64亿元,同比增长43.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8%,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足足快了35.3个百分点。和全国的网上商品零售相比,上海增速去年还慢于全国,今年一季度则迎头赶上,比全国快了约2个百分点。电子商务的“二次创新”成为上海网上零售提速的源头。

  统计专家指出,目前在消费领域的统计中,存在一些交叉,那是因为传统商业和互联网边界不是特别清楚。而且,线上线下的联动与整合已经成为一大趋势,数据统计的“困难”,是因为融合带来的增长,发生得太快了。

  4月底,苏宁云商旗下首家“云店”在浦东商城路开业,当日吸引逾2万名消费者光顾,一天销售超过3000万元。上海的传统商业曾挣扎于“成为电商的试衣间”之困,但苏宁云店反其道而行之,就是要做电商的“试衣间”。在实体的云店,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能看能摸,现场能试,补上了互联网无法提供的购物体验;而一旦看中试好,掏出手机立刻就能在网上下单,享受送货上门。“试衣间,让消费者试好了,试得开心了,生意就来了,最怕就是消费者不来试。”苏宁云店相关负责人表示。

  传统销售业态也在加速分化。一季度,上海大型超市、百货分别实现零售额134.17亿元和166.44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7.5%和2.7%;专业店和专卖店分别实现零售额251.18亿元和444.23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9%和9.4%。专业店和专卖店本身不算是特别新鲜的模式,但上海引入的专业店和专卖店本身具有鲜明特色,并且在原有基础上创新转型,重视生活消费的体验感,因此人气持续上升。

  新体验带来“不饱和理由”

  近年来,信息产品更新换代,带动了上海市场的消费。今年一季度,上海通讯器材类商品实现零售额73.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3.7%。

  苹果手机不断更新换代,国外品牌的忠粉们趋之若鹜,但,这是否意味着信息产品市场已经饱和?不久之前,上海最著名地标之一的南京路步行街,就来了一位“稀客”——华为的体验式旗舰店正式亮相,距离苹果体验店不过几十米,开张首日门口排起长队,限量新款手机被一抢而空。不尝试无法知道结果,当跨国公司旗舰店林立的南京路商圈引入国产手机品牌,其产品的技术含量、设计创意,其门店的体验式消费新模式,同样吸引着一大批粉丝,给熙熙攘攘的南京路带来了新的消费增长点。华为试验显然是对信息产品市场潜力的最好探营。

  在上海,一度有过新能源车“开不出嘉定”,“开不出汽车城”的困境。而去年,上海推广的新能源车超过1.1万辆,为全国各省区市最高;今年一季度,上海新能源车市场继续发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上海新能源车产业一季度完成总产值14.6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5%。

  新能源车为何在上海卖得火?补贴政策、免费上牌等政策引导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新能源车的消费模式初步形成,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一家本地新能源车4S店负责人介绍,目前许多市民选购新能源车,是作为家庭的第二辆车,能上免费沪牌的同时,与新能源车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和服务都在日趋完善,这些都是“购买的理由”。还有不少市民认为,在上海街头开辆新能源车,就是“有腔调”、“有回头率”,在亲朋好友间也能获得很大的认同感,而这,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消费理由。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493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