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合肥传来地王消息,蓝光发展全资子公司四川蓝光和骏(简称“蓝光” )力克16家劲敌,以近20亿元拿下合肥一幅地块,楼面地价5540元/平方米,溢价率123.6%。
这是蓝光在全国攻城略地的一个缩影。两年前,在抛出“9年1000亿元”目标后,蓝光便走上了疯狂扩张之路,先后在北京、昆明、苏州、武汉、长沙等城市上演了“蛇吞象”大戏。仅今年4月,蓝光便先后略地4宗,金额达27.65亿元。
2008年至今的7年上市“长跑”,也在今年4月画上句点。借壳迪康药业并更名蓝光发展后,蓝光能否“涅槃成凰”,通过金融杠杆缓解资金饥渴?在白银时代,蓝光既要扩规模,又要保持较高的净利润增速,管理层会提出怎样的解决方案?时代周报记者就上述情况曾试图采访蓝光发展,但对方以将开发布会为由,暂未告知细节。
7年坎坷上市路
梳理蓝光的成长史可以发现,其不愿偏安一隅的想法早在多年前便有体现。
蓝光起家于社区商业,发家则是源于旧改。10年前,蓝光发展抓住了成都大规模旧城改造的契机,迅速跻身川派房企“一哥”。一组可以佐证当年企业风光的数据有:2006年,蓝光全年纳税1.27亿元,创下成都市武侯区企业纳税的历史纪录。
随着旧城改造进入尾声,这种模式难以为继,房企纷纷谋求出路,转型住宅变成了蓝光的新选。彼时,正是以和黄为首的港资、以万科为首的内地大鳄高调围猎成都市场的阶段。
地价被节节推高,不少“川派”本土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作为“一哥”的蓝光则选择了“咬牙”坚持。当2007年在成都市场取得销冠后,蓝光又掉头进入别墅、企业园区和片区开发及旅游开发。
“极度疯狂之后必然是极度风险,只有多元化才能平衡风险。”时任蓝光地产(相关干货)总裁的杨晓初曾这样评价。然而,动辄上千亩的片区开发,需要资本的支持,但钱从哪儿来?上市自此成了蓝光挥之不去的梦想。
2008年,蓝光的母公司蓝光集团以3.3亿元的总价,取代因债务问题而转让控制权的迪康集团,成为迪康药业的大股东,持股比例占29.9%,蓝光的借壳上市之路由此拉开序幕。
兵法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但每当蓝光发力之时,却并未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证监会当年制订了房企并购重组的一系列新标准,房企借壳上市的门槛被大大提高。
“当时的蓝光并不能达到上市的条件,土地储备不足、现金流、财务报表也并未得到资本市场认同。”一位不愿具名的成都分析师张浩(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彼时,蓝光的土地储备为450万平方米,虽够2-3年所用,按上市房企的要求来看,这样的土地储备难免过于寒碜。
换句话说,要上市,就意味着蓝光必须要冒险。但正当蓝光谋取土地大幅扩张之时,随之而来的汶川地震、金融海啸等诸多“打击”,令蓝光一度陷入资金困局,后凭借多次金融运作方才化险为夷。
随后,蓝光虽在上市之路渐渐沉寂,直到2013年国家对于地产融资的结构性放开,蓝光再次看到了上市融资的希望。2014年初,迪康药业拟发行股份购买蓝光集团、平安创新资本、杨铿合计持有的蓝光分立后存续公司100%股权,不久该方案获得股东大会98.07%的高票通过,蓝光地产借壳上市之路重启。
2015年3月,证监会正式核准蓝光发展资产重组方案。一个多月后,杨铿与重要参与方嘉宾一道叩响了开市锣鼓。蓝光发展将履新蓝光集团的A股资本平台,也意味着“地产开闸第一股”正式出炉。
全国攻城略地
西方有句谚语:让脚步等等灵魂。促使蓝光借壳上市的背后,正是其按捺不住的扩张野心。
从“四川蓝光”到“中国蓝光”,一直是蓝光的梦想,2008年和2009年,蓝光曾分别高价拿地进驻重庆和北京。彼时,曾一度风传蓝光因激进的拿地策略导致资金链断裂而濒临破产。随着资金链逐步脱离险境,蓝光很快再次加快了其全国化的战略步伐,据了解,其2012年拿地金额共100亿元,占据当年销售额的八成。
2013年初,蓝光抛出了“9年内销售额达到千亿”的野望,杨铿表示,蓝光地产将进入30个城市,在全国物色的地块项目至少在100-150个以上。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3-2014年蓝光地产拿地近30宗,耗费资金超200多亿,其中2014年共斩获地块11宗,新增建筑面积158.2万平方米。
巨大的资金需求如黑洞一般吞噬着蓝光的“血肉”,据其一季度报表显示,截至2015年3月31日,蓝光发展项目开发计划总投资733.83亿元。而2014年蓝光地产实现销售回款240亿元,相比之下两者差距近500亿元。
“急速扩张需要资本的支持,而作为性比价最高的融资方式,借壳上市却需要蓝光拥有更多的土地储备和更靓丽的财报,这无疑是一个恶性循环。”张浩表示。
频频的高溢价拿地,令蓝光的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据其一季度报表显示,截至2015年3月31日,蓝光发展的负债率为84.44%,其中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分别为33.32亿元和76.93亿元。
在借壳上市受阻的情况下,私募、信托、拆借,蓝光地产几乎样样都涉足,如以蓝光与中铁信托成立的20亿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与歌斐资产联合发行地产基金。
“虽然此时蓝光逆市拿地有利于未来的全国化的布局,而且竞争程度相对下降,但却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韩长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此时大幅拿地将资金沉淀在土地上,或影响企业现金流,降低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