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流动性释放,楼市回暖,但“击鼓传花”的故事却时刻都在上演。过去几年吃进高价地的房企,如今正试图借助市场回暖而脱身,但在供需逆转的情况下,前景似乎并不乐观。
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2011年至2013年全国总价和楼面价位居前列的55幅地块中,截至目前仍有38%处于“未开工”状态,期间有2幅“地王”还遭遇了退地。
部分位于二三线城市的高价地项目更是举步维艰。库存压力大的现实,往往使得整个区域楼市陷入滞销的泥潭。除很多中小开发商外,即使是成本控制、拿地策略、开发能力均领先行业的品牌房企,也不能幸免。
最新的案例来自大连市东港区。这个规划中的“钻石海湾”,正在变成外界所熟知的“空城”,并使众多房地产企业深陷其中。而保利地产(相关干货)花费以67亿元高价获取的“地王”项目,更是难以自拔。
“钻石”诱惑 保利67亿摘东港地王
2013年8月,尚处于开发阶段的大连东港区,迎来了最大号金主。
根据保利地产的公告,当年8月,保利地产以挂牌的方式,花费67.25亿元的天价,先后两次获取大连市东港区“F01-05号、I01号、I03号”地块和“I02号、I04号”地块。两宗土地位置相邻,总规划建筑面积达90.36万平方米。保利地产拥有该项目50%的权益。
67亿元的价格,使得该地块成为东港地王项目。而90万平方米的体量,也使之成为东港区罕见的大盘。据测算,前一宗地块的楼面价为7470元/平方米,后者为7404元/平方米。
这在当时并不算高。有统计显示,经过此前的一路飙涨,到2013年年中,东港核心区的房屋价格多在2万元/平方米以上,部分项目的单价甚至接近3万元。
促使东港楼市繁荣的因素,在于政府部门的一项规划。根据《大连港东部地区搬迁改造规划》,东港区由大连港东部地区改造和填海造地组成,占地面积5.97平方公里。规划设计有港口服务区、总部办公区、金融商贸区、文化娱乐区、商业服务区、滨海服务区和高档住宅区。该区域被辽宁省政府命名为“钻石海湾”,被大连政府定位为香港、陆家嘴之后的中国第三大金融中心。
东港楼市迅速随之崛起。并与国内很多城市新区一样,吸引了大量开发商进驻。其中,以万达为首的本地房企,以及保利、中信、海昌、佳兆业、中庚等品牌房企,都纷纷在东港启动项目开发。
有统计显示,2013年大连市成交土地111宗中,主要来自金州新区、东港区。当年大连市土地成交单价前十位的地块中,有5宗出自东港。
市场剧变 房价腰斩跌半
一切都“看上去很美”,但形势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从2013年年末开始,全国楼市陷入停滞,大部分城市的房价停涨,并逐渐出现下调。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5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新房价格环比出现下滑。2014年9月,上述指标同比也出现负增长。
在此背景下,东港亦不能幸免。有当地从业者回忆,东港房价在去年出现全面下降。到2014年下半年,东港核心区的房屋均价骤降至1.5万元左右,几近腰斩。
其中,在2013年底推盘的“星光领”项目,平均售价以从最高时的27500元/平方米下调至16500元/平方米。另一个项目“中庚当代艺术”,则在近期将产品最低售价调整到11600/平方米,仅相当于2014年初的一半。类似的情况在东港十分普遍。
究其原因,上述人士分析指出,由于东港区本身人口较少,且从大连分流的人口不足,使得住房需求增长缓慢。因此,东港区如今虽楼盘林立,供应量充足,但出售率和入住率很低,已成一片“空城”。
同期的大连楼市同样不甚乐观。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大连去年全年的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为220.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9%。截至2014年12月,大连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过20个月。
在这种背景下,东港“地王”已成为保利手中的“烫手山芋”。上述业内人士指出,按照7400元/平方米的楼面均价,那么加上建安和运营等成本,“地王”项目售价至少要在15000元/平方米才能取得一定利润。而这样的价格,在今日的东港已“有价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