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冲击凶猛,传统零售业增速下滑或转入负增长,纷纷转型大背景下,民营上市公司永辉超市一年来频频在资本市场举牌引发了关注。
上月初,公司作价超过7亿元,参股联华超市21%的股份,这被视为零售行业的“黑马”抄底“老大哥”。这是永辉和武商联争夺中百控股权落下帷幕后的又一大动作。但业内人士分析,靠店面规模取胜的时代过去了,永辉扩张也面临资金链风险。
民营黑马“抄底”过气老大哥
今年4月9日,福建民企永辉超市与百联股份同时发布公告称,上海百联集团将与永辉超市进行商谈,拟就其所持有的联华超市(港股上市公司)股权予以协议转让。
根据公告,永辉超市将以3.92港元/股受让联华超市不超过21.17%的股份(约2.37亿股),按相关汇率折算,此宗股权交易约花费永辉超市7.44亿元人民币。
“昔日的超市业霸主要被一家快速崛起的民营黑马抄底,有意思。”4月10日,有投资者在雪球股吧里评论道。
这次,百联股份出售联华超市21.17%的股权作价为7.44亿元左右,而在2010年,百联股份通过发行股份方式向大股东百联集团购买该部分股权的作价为29.02亿元人民币,四年时间价值缩水了7倍。
此外,这笔交易引发外界关注,还因联华和永辉发展态势的分野。
上海联华,曾经的“超市一哥”,早在2000年的时候,其全国的网点就突破了600家,年销售额超过70亿元,是国内超市业名副其实的“领头羊”。但在过去十几年中,全国范围内大举扩张的战略之后,联华并未实现预期中的盈利,并一度走入巨亏境地,公司的经营和影响力每况愈下。
而在另外一边,永辉超市则是零售业后起新秀。
某种程度上说,永辉参股联华,是前者意在进军华东市场的标志,也代表着国内超市行业新旧势力的迭代。
4月18日,百联股份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同意了此前拟向永辉超市出售联华超市股份的方案。
具体的股权比例中,在本次收购之前,作为联华超市实际控股方的百联集团,主要通过上市公司百联股份、子公司百青投资及集团本身分别持有联华超市34.03%、21.17%和8.7%的股权。而股权交割后,永辉超市将获得百青投资所持的21.17%的股份,借机跃升为联华超市的第二大股东,百联系对于联华超市的持股比例则降至42.73%。
“联华拥有极大的优势,单就在上海的大卖场就有40多个,全国布局的网点也比较多,我们希望借鸡生蛋,为永辉打开华东市场铺路。”5月10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永辉超市的董秘张经仪回应道。
公开资料显示,联华超市主要有大型综合超市(大卖场)、超级市场和便利店三种业态,分别冠以“世纪联华”、“联华超市”和“快客便利”品牌,主要布局以上海为主的华东地区。截至2014年底门店规模4291家,其中直营门店1618家,加盟门店2673家。
商业模式讨巧 营收增速却逐年下滑
实际上,在2010年上市之后,起源于三线地区福建的永辉超市,从北京、安徽、浙江到华东,转入了快速扩张的轨道。财报显示,过去4年中,永辉超市的营收从123亿元上升到367亿元;净利润从3.05亿猛增到8.51亿。
在电商冲击带来消费者购买习惯变更后,零售业加速扩张的恶果逐步显现。但永辉超市这个起家于全国三线地区的超市,不但实现了向北京、浙江等核心区域的快速布局,同时也保持了业绩上的大幅增长。
和本次参股的公司联华超市对比,永辉的商业模式确有可圈可点之处。
2003年后,站在“行业之巅”的联华超市开始在全国大举扩张,公司先后并购了浙江最大的超市公司家友超市的母公司杭州华商集团、家得利临安地区7家门店及万利福超市等。
但迅速扩张并未为联华超市带来预期的盈利,反而成为日后经营的沉重负担。
2007年年报显示,联华在当年虽然营业收入有所增长,但全年大卖场业务却巨亏2.43亿元。
粗放式扩张外,作为国企的联华超市,高管频频变动再加上电商对传统商超和大卖场的冲击,使曾经的“超市一哥”走向了没落。其财报显示,从2012年到2014年,其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分别为3.39亿,5295万、3103万。
与之相对,永辉超市成了“黑马”。成立于2001年的永辉,起于福建,此后逐步将辐射区域范围扩充到重庆。其经营的模式是,主打生鲜,百货日用和服装辅之。
2010年的12月,公司成功登陆上交所。上市成功,给了公司扩张的资本和动力。上市之前,公司开始进入北京市场,并向河北、天津辐射;此后三年间,公司开始向安徽、浙江和江苏进军。
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认为,永辉有着自己讨巧经营之道。“在扩张方面,永辉比较聪敏,每次进入一个新的区域,都会避重就轻寻找市场的空白点。”李志起举例,在北京市场里,城中心CBD的商超饱和,永辉会尽量避开,选择在郊区、城乡接合部或者新开发的居民区域进入,既避免了竞争也寻找到了扎根的市场空间。
其次,永辉主打的生鲜是目前超市行业盈利能力最强的板块。
“电商对普通标准化的日用百货替代非常明显,很多线下零售这一块日子就非常不好过。但生鲜不一样,顾客购买生鲜要求看得见摸得着,电商对这一块影响不太大。”李志起表示,永辉在生鲜板块的供应链和规模上都有一定优势,生鲜这块做好了,资金周转率快,利润自然较高。2013年财报显示,传统大卖场华润万家净利润率1.05%,仅有永辉的一半。
但“三高一低”大环境下,公司的扩张也遇到了瓶颈,财报显示,公司的营收增速逐年下滑,2012年营收增幅达39.2%,2013年降至了23.7%,2014年进一步下滑至20.2%,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幅为19.9%。收购成了快速扩张的利器。
曾凶猛举牌中百 布局武汉
在参股联华之外,从去年年初到年末,永辉超市数度举牌武汉中百集团一直被资本市场热议。
2013年11月22日,永辉超市对外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重庆永辉超市分别买入中百集团1715万股和1685万股,合计3400万股,占中百集团总股本5%。这拉开了举牌中百大戏的序幕。
中百集团,是湖北地区龙头的零售商超企业,控股股东是武汉商联,属于国有背景。由于该公司股价较低,且大股东股本较少,股权结构分散,武汉商联的控股股东地位一度遭到二股东新光控股的挑战,永辉在当时“杀入”,被指意在接管公司控股权。
2014年的2月末和4月下旬,永辉连续两次举牌中百集团,累计持股比例达到15%,一跃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大有逼近大股东武汉商联的态势。
此后,永辉增持脚步并未停歇,先后通过子公司直接或间接增持,公司对中百集团持股比例也累计达到20%。
倍感压力的武汉商联也打响了控股权保卫战,在遭遇永辉“野蛮举牌”的同期,通过数次增持,武汉商联持股比例增加到29.99%之上,保住了上市公司的控股优势。
2014年的10月,股权之争的双方似乎“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协议。中百集团和永辉超市双方在当月同时披露,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多方面进行战略合作,争夺暂落下帷幕。
举牌中百与此次参股联华超市都是在借资本运作渗透核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