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地产商的热浪似乎还仅在传说中。炎夏即将到来,万达和万科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却让人感受到了抱团取暖的含义。
万达王健林与万科王石,两个“50后”,在网友们“在一起”的调侃声中,真的走到了一起。万达董事长王健林、万科总裁郁亮不仅称此次合作为“门当户对、一见钟情”,还互相套近乎,称“两家公司都姓万,创始人还都姓王”。
据记者了解,“二万”合作是基于战略和集团层面的长期性合作,围绕项目和业务层面展开。具体来看,拟合作的方向包括共同拿地开发、轻资产运营与金融创新、社区消费O2O等方面,区域则可能涉及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
殊途同归的兄弟俩
王健林做地产是科班出身,棚户区改造是他掘得的第一桶金。1987年,如今的大连万达房地产总公司的前身——大连西岗住宅开发公司不过是西岗区区属的全民所有制企业。1988年,时任西岗区政府办公室主任的王健林“跳槽”来到了这家公司。
在王健林接手前这家公司亏损数百万,王健林接手后的第二年即实现了营业收入1285.8万元、利润291.2万元的业绩。这只是开始,从股份制企业成立到2001年这十年,万达仍在大连从事着旧城改造项目的开发,建成了大连历史上一次性动迁人数最多的新开路校区,并在1997年这一年开始向全国大规模扩张,最终形成了王健林的万达帝国。2013年,胡润百富榜发布,王健林以1350亿元财富首次成为中国大陆首富。
和王健林不同的是,如今的地产大佬王石,当年差点成为“饲料大王”。1983年,王石到深圳寻找机会,很快,他发现只要解决了交通运输的问题,玉米就不愁销路,于是他一头扎进了倒卖玉米的生意,短短几个月就挣了40万元。王石在玉米生意里赔赔赚赚多次后,竟然实现了300多万元的盈利。
他凭借这300多万元创立了主营视频器材的“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也就是万科的前身。谈及这段经历,王石笑称:“如果当时我不转行,‘饲料大王’的名分怕就是我的啦。”
本来各自不同发展的道路,终于在1988年,遇到了属于他们人生中最大的契机:1988年1月,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宣布将房改正式纳入中央和地方的改革计划,分期分批加以推行,在3年或多一点的时间内在全国基本推开。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同年,中国第一个土地拍卖、按揭贷款真正完全意义上的商品房小区东晓花园在深圳竣工,当时售价1600元/平方米。
如果彼时有编剧“乱入”,王健林和王石一定会听到这样的画外音:“属于房地产业的20年黄金时代开始了……”
互联网带来的悄然转变
20年转瞬即逝,转眼又过去七八年,所有传统经济都面临着互联网的“颠覆”,地产业也不例外。万达于2015年顺应潮流地和阿里合作,成立了万达电商,据不靠谱传言说,是因为王思聪在京东买了一张需要等N久的电脑桌,从而导致了“一个电脑桌引发的投资”。
王思聪,是万达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副品牌”,他的身份是王健林的独子,也被网友戏称为“国民老公”。一次媒体访谈中,王健林表达了对爱子的期待是“希望王思聪更稳重”。百度搜索“王健林”的搜索词条数是“约4980000个”,而王健林的儿子,江湖人称“国民老公”的“王思聪”的搜索词条数是“约8350000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被王健林期待更稳重些的王思聪,实际上以非常游刃有余和稳重的方式,将万达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变得顺理成章。在他吐槽电影《小时代》很糟糕的微博下,有郭敬明粉丝挤对他“电影院又不是你开的”,跟帖网友善良地向不知情粉丝介绍说,“电影院真是他们家开的”。一则吐槽帮助业外人士加深了对万达的了解,更让年轻人记住了万达这个品牌。
互联网时代,产业大佬如果不能跟网红微博互动一下,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适应互联网时代转型升级需求的大鳄。王健林有爱子王思聪,王石则有红粉知己田朴珺。
田小姐从热播剧《甄嬛传》里并非主角的敦亲王福晋,变成了文能提笔写专栏,武能自制影视片的全能人才。她拒绝了王石的求婚,她使得“王石女友”这个词的搜索条数达到了“2710000个”,而“王石”本人的搜索词条不过“1380000个”。
互联网使得传统的父子关系、情侣关系变成了资源,而这些资源又转化成企业的影响力。因为王思聪和田朴珺,以及新浪微博这个公众平台,两家传统房产公司的一举一动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人们在八卦的同时,也关注到了传统房产企业的转型和升级。
而两家公司也以互联网的方式迎来了合作。5月13日晚,从万达内部流出的一份《关于“万万”合作事件的宣传要求》显示,万达要求所有项目公司当天全部微信头像换成集团LOGO,并转发同一内容。
由于非常成熟的互联网信息披露模式,很多人怀疑,此次合作是否是一种炒作,在披露合作消息时,甚至没有停牌。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万达以三四线城市为主,万科则以一二线城市为主,双方在国内合作范围有局限;二是同为行业龙头,合作后出资比例、利润分配、话语权等必将产生争夺。
有消息人士称,“二万”的合作提出方是万科,而万达给予了积极反应,最终促成了这项合作的落地。“万达目前只会和万科合作,不会找其他家。”王健林在5月14日的发布会上说。郁亮则表示:“我们的合作不排他,但是实际上门当户对的只有我们两家。”
14日的发布会王健林还透露了一个有趣的信息:双方将会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专门进行未来的联合投资。同时他还强调,类似的合作将会只限于万科一家,并且后续还有规模超千亿级的合作。很多人推测这一合作的领域可能是要抢食旧城区改造,也有人认为是进入社区商业。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此次合作,另一位地产大佬潘石屹表示看不懂,“合作什么呢?万科会干的万达也会干,万科不会干的万达也不会干。房地产公司的合作和转型,大势所趋。但要寻找互补的合作伙伴。”潘石屹在微博中称。
抱团取暖的市场逻辑
对于房地产业来说,最近几年并非好时光,黄金时代已经逐渐被白银时代所替代。对于未来的预判,所有参与者都略有茫然。就在“二万”合作前,王健林和王石曾分别对2015年房地产的走势做出了判断,结果略有不同。
对于未来,王石是乐观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会有很好的前景。不过‘买了就能赚钱’的阶段已经过去了。2015年,万科真正稳定持续、有效率、有品质的增长才开始。也就是说,实现我的抱负和理想,2015年才刚开始。”
王健林则略有悲观,他认为, 2015年下半年再现高潮的想法不切实际,中国房地产不会崩盘,城镇化是最大的利好因素。房地产行业将进入新常态,还剩10年的转型时间。
对此,国际评级机构们也有不同意见。标普指出,中国房地产销售显示出初步的复苏迹象,但利润率依旧面临压力。一线城市销售和价格显示出暂时性复苏,尽管一二线城市价格上涨,但全国房价由于去库存依旧低迷。
摩根士丹利的最新报告将中国房地产行业评级由“有吸引力”下调至“谨慎”,称该行业融资风险增加,潜在购房者减少。这是摩根士丹利继七年来首次下调中国股市评级后,对中国经济的另一重要产业发出警告。
尽管王健林认为这次合作不是抱团取暖,而是代表了竞争向竞合的趋势转变。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却认为,“从目前还只是传统业务上的合作来看,两个领头羊,是在用专业化应对利润下滑的市场现实。”
“在国内方面,将加大拿地议价能力。尤其是对于三四线城市的地方政府来说,同时引入万科和万达,品牌效应的叠加能增加与地方政府谈判的筹码,也有利于对大体量区域开发模式的尝试。” CRIC研究中心朱一鸣认为。
当豪情遭遇现实
房地产业,甚至包括房地产业在内的所有传统工业制造业,当下均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不是产能过剩,就是技术无法实现突破。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在中国制造2025的催促下,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显得尤为迫切。
列数万科之前的战略级合作名单,基本都是百度或者链家这样的上下游关系企业,万达是唯一一家同行业龙头公司。对于王石豪情壮志要做行业老大的心气而言,这次的合作十分微妙,如鱼饮水。有人将之评价为这是万科一次功利而现实的选择,却是精神的倒退。
就在“二万”合作的当天,一则消息传来,乐视网在之前一天A股的市值超过了万科的1429.221亿元,两年前乐视网创始人贾跃亭曾豪言要打造市值千亿公司,曾被认为是痴人说梦,因为当时市值距千亿还差一个零。
无论是万达还是万科,市值的增长速度已经不能与创业板的财富神话们相比。他们面临着限购、加税、贷款等种种麻烦,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也累计下大量的遗留问题需要解决。
托任志强不断科普的福,饱受高房价之苦的民众早已发现地产商只是加高房价的一部分,万达和万科的合并并没有招致集体起哄和质疑他们要垄断市场抬高价格,这是市场经济教育的一个进步。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并不新奇。1988年在深圳创业的王石,和1988年在大连创业的王健林,他们当时肯定没有加过QQ,聊过微信,谈过理想,但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他们从不同的道路推向了同一个高度,因为拿地竞争过,因为售楼嘴仗过,现在他们坐在一起说合并后应该怎么办。颇有种江湖儿女江湖老的画面感。
这一轮黄金时代如同他们的年纪一样走向日暮,老兄弟们还在,江湖却已经不是那个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