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广州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原黄埔、萝岗将合并为新黄埔区,县级市增城、从化将撤市设区。筹备一年多后,增城今日将正式挂牌,变身“增城区”,融入大广州。经过一年多来的精心筹备,增城撤市设区各项工作目前已经“万事俱备”。日前,增城市主要领导和职能部门介绍挂牌前的新动向,并介绍了增城规划、交通、产业、城建等领域重要工作的新进展。
规划
未来5年承接100万新增人口
用地紧张,是近几年广州各类规划、国土会议上的关键词。早在2013年,广州《经济蓝皮书》就分析,广州未来可新增用于城市建设的平地资源总量只有约600平方公里。增城面积占广州约五分之一,增城市长罗思源认为,发展空间大是增城转型发展的第一大优势。
罗思源给出数据,增城的建设用地规模为242.39平方公里,通过实施“三旧”改造、低丘缓坡等政策措施,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预计可以盘活约100平方公里土地,为“广州城市拓展、产业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增城面积占广州的20%,人口(目前)只占10%,可以想见,在增城的生活会非常舒适”,增城市规划局局长蒋万芳介绍,到2020年,增城可容纳规划服务人口235万人,远景控制在300万人以内。统计数据显示,至2014年末,增城户籍人口只有86.46万人,外来人口并无确切统计,流传较广的数字是50多万。
这也意味着,未来5年,增城可容纳100万的新增人口。城市拓展的空间还很大,“将来的增城市区不局限于荔城,整个中南部都会形成‘城市组团’”,主管规划的增城副市长邓毛颖说。
今年年初,在广州新一轮发展格局中,增城被赋予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的新定位,增城开发区肩负起打造广州三个发展主引擎之一的重任。可以预见,增城将继续保持、发扬其生态优势,同时城市拓展、产业升级将成为未来几年新的发展关键词。
“风貌展示带”以暖黄灰为主色调
城市大规模拓展,要拿什么吸引人、留人?“我经历过4个区的区划调整,对增城来说,生态是各区中没得比的,另外是交通和产业空间”,罗思源说。邓毛颖补充,生态、交通、产业空间,这几样中,有其中一种的地方不少,但几种都有的不多。
新增人口往哪里引?生态休闲往北,居住工作往南。城市空间布局方面,去年起,增城新提出“南部一体化,北部生态化”的战略布局。与此前的“三个主体功能区”的布局相比,北部的生态保护一脉相承,中部、南部镇街的发展更强调一体统筹。
“全市85%,即1374平方公里用地是不可开发的土地”,蒋万芳介绍,就开发强度而言,增城北部控制为“低”,中部为“中”,南部为“高”。虽说生态区集中在北部,但增城看重每一处的“颜值”和舒适度。近年来,这一趋势越发明显。比如去年初启动的“千园计划”,将全市1213个园区纳入行动表。
比如,继风景如画的新派公路后,还规划将中南部的新城大道、荔新公路作为城市重要的风貌展示带,对周边建筑群建筑体量与城市天际线、建筑屋顶、建筑立面等风貌要素进行控制,新建建筑严格采用坡屋顶,以“暖黄灰”为建筑主色调。
“为什么在增城你会感觉非常开阔?不仅仅是面积大”,蒋万芳说,增城采用了高于广州其他区域的退让标准,对道路、轨道交通设施、高压架空电力线以及江河湖泊水库等进行建筑退让,这提升了城市空间开阔性及公共开放性。
交通
市区往返增城的大巴有望降价
2017年底,增城不通地铁的时代将终结。来自增城轨道办的消息显示,地铁13号线将于2017年底前通车,新塘到广州市中心城区需时30分钟左右;地铁21号线计划在2017年底建成,届时从增城广场至天河公园需时40分钟左右。
另两条地铁线已纳入广州市2015-2025建设计划。16号线连接13号线新塘站、增城火车站以及21号线增城广场站,23号线从增城官湖站开出,经过新塘客运站、增城开发区、永和到达六号线二期香雪站。
在增城范围内,地铁13号线、21号线均呈东西走向,东面通过地铁16号线,连接21号线终点增城广场枢纽站、增城火车站(广汕铁路与京九客专支线共同引入)以及地铁13号线新塘枢纽站,西面通过穗莞深城际轨道连接21号线镇龙站及13号线新塘站枢纽,从而在整体上形成“环状骨干”轨道网,服务新城市中轴线、挂绿新城、教育城、增城开发区等城市功能片区。
邓毛颖告诉记者,对市民来说,撤市设区还可带来一项可期的“福利”:连接增城与广州中心城区的大巴,有望从城际公交变成市内公交,“票价肯定会降低的”,增城正在积极争取中。
增城对外公路主要缺口在西部和南部,即与广州中心城区、东莞、惠州的连接通道。增城交通运输局介绍,目前重点规划新增16条通道,西、南、东、西北部分别为7、5、3、1条,包括正在建设中的凤凰山隧道等,这将使增城对外交通道路由现状的26条提高至42条。
“未来5至10年内,有4条(13、16、21、23号)地铁线、3条(广深铁路、广汕铁路、京九客专)高铁线、1条货运铁路线(东北货车外绕线)和珠三角城际轨道等8条轨道交通,和三大区域性交通枢纽(增城火车站、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与增城广场交通枢纽)在增城汇集;同时,有4条东西走向、3条南北走向的高速公路和7条快速路贯通全境……”增城规划局这样展望未来几年的交通布局变化。
新塘站将成广州站改造工程的过渡站
几年后的增城新塘站,有可能成为另一个小“广州站”,你信吗?增城轨道办介绍,随着穗莞深城际、广汕铁路、京九客专引入增城,广州现状铁路“四主二辅”客运系统已不能满足东向客车的引入要求,增城新塘站将升级为广州地区五大铁路客运枢纽之一,并将作为广州火车站改造工程的过渡站。
新塘站的“东部交通枢纽”正在建设中,连通的将不只是铁路线。广深铁路(和谐号)、广汕铁路、穗莞深城际轨道、地铁13号线和地铁16号线等5条轨道将在这里交会。目前,地铁13号线已全面动工建设,地铁16号线已纳入广州市2015—2025年建设计划方案,广汕铁路将在2015年启动。
穗莞深城际轨道已分段进场施工,一期起点为广州东站,经新塘站、东莞至深圳,计划2017年底建成;二期(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起点为新塘站,向北在增城开发区、永宁街、萝岗区的知识城设站,最后往北到广州白云机场,止于广州北站,计划2019年建成。穗莞深城际建成后,从新塘到广州东站约15分钟,到白云机场约30分钟,到深圳机场北站约50分钟。
记者在该枢纽施工现场旁边的高楼顶上看到,蜿蜒而来的城际轨道已依稀可见,站点周边住宅楼林立。据介绍,除了引入5条轨道交通,新塘站地面还将建起260米高的城市综合体,成为增城新的最高点。
这个综合体项目,总投资38亿元,由两座塔楼及裙房组合而成,西面塔楼52层(高260米),东面塔楼39层(高度182米),项目功能为商业、酒店及办公。“这是国内首个多种公共交通方式同时交融的枢纽型城市综合体”,项目承建方广州凯达尔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欠明介绍,在国外大城市,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综合开发模式已兴起,而新塘的东部交通枢纽是国内首个。
由于涉及到国家层面的铁路、省级层面的城际轨道,还有地铁等,工程须协调多层级、多部门,操作起来相当复杂,“比如‘铁老大’,原来从不跟地方上打交道的,这次要把消防之类的和其他轨道统一标准,这是以前没有过的,估计这次订出的各种规范会成为范本”,廖欠明说。
有轨电车15站点可换乘地铁
去年,增城开展了新型有轨电车系统线网规划研究工作,并形成了《增城市新型有轨电车系统线网规划》。增城有轨电车线网规划共10条,线路全长175.5公里,设站182座,分为核心区、东江新区、生科教区以及北部生态区四个片区,共设置5个定修段,8个停车场,这“5段8场”面积为120.1公顷。
来自增城市轨道办的有轨电车规划图显示,这10条新型有轨电车主要集中在增城中南部,用轨道办专职副主任曹民坚的话说,它们“形成多方位‘放射线’辐射,并串联起各镇街”。
记者粗略数下来,增城有轨电车未来与增城4条地铁线的换乘站有15个左右。通往北部山区镇的是ZC3(郑村-增城广场-小楼)和ZC10(小楼-派潭),分别长23.1公里、16.2公里。其中ZC3经过增城主城区,在城区北部还与地铁有一个换乘站。这意味着,去增城北部的各个生态景区,不再是自驾车的天下,搭地铁、换有轨电车,也能到。
东部的有轨电车网主要分布在荔城一带,与南部的增城火车站、石滩也有连接。其中的ZC1(百花林-增城广场-石滩火车站)线路长达24公里,是10条有轨电车中最长的。西南角的新塘区域也有多条有轨电车纵横交错,线网北至荔湖,南至坭紫村,东至大敦,西至碧桂园,连接起增城开发区、新塘客运站、官湖等地,与未来的地铁线路有5个换乘点。西部的教育城规划区附近,也规划了一纵一横两条有轨电车线路,在中新、朱村站与地铁21号线对接,其中的ZC 8(教育城-朱村-仙村)一直往南延伸,连接起仙村一带,并与地铁16号线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