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嘿客2.0版本解读 设计师王卫为何在不断做加法?

   2015-06-01 驿站7940

  快递公司是一个人力资本很重的行业,应该设法做减法。但是外界难免困惑的是,至少短期内看来,王卫非但没有做减法,还是在不断做加法。加到哪里了呢,做电商、做冷运、做零担、做金融……当然还有嘿客。

  在深圳南山区高新科技园里,最近搬来了一个低调的中年男人,他见到女士总会礼貌让行或者帮对方开门,哪怕后者的工号序列与之相差多个等级,这就是顺丰速运集团总裁王卫,与极少的公开照片不同,现在的他戴上了一副黑边眼镜。

  按照一般人对顺丰集团业务的理解,王卫本不该出现在这里,因为顺丰速运的总部还是在深圳福田。但是,随着在此办公的顺丰商业事业部正式浮出水面,王卫的工作重心似乎也随之转移了。

  在顺丰商业的办公室里,青春的气息远胜于商业气息,包括温暖的大白等各种流行元素散布在各个角落,女员工们把这里布置得花花绿绿,看起来这里更像是一家影视工作室。最有趣的是办公室上方悬空挂着两个花色的游泳圈,中间有一个大大的数字2。在中文世界,2已经变成了多义词。做成了是O2O,做不成就只剩下了2。

  顺丰商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顺丰优选和包括顺丰嘿客的线下门店。今年5月18日,一年来备受争议的顺丰嘿客度过了自己一周岁生日,并迎来了自己的升级版“顺丰家”,但外界的质疑从未停止。

  顺丰商业事业群CEO李东起明白这种落差,“应该说顺丰商业远远低于外界对我们的预期,”但是,“从内部讲,我们对嘿客蛮满意的。”对于外界把顺丰家视为放弃顺丰嘿客的说法,李东起一笑置之,“我们非常成功地把快件的末端和门店结合进来,就凭这一项嘿客有它巨大的价值。”

  顺丰人自己也不讳言,嘿客及其所代表的商业模式远未成功,就如同顺丰的变革远未成功一样。嘿客只是这场变革的冰山一角,但是顺丰商业的出现,至少标志着顺丰正在从2014年的布局年走入2015年的“优化年”(王卫语)。在互联网时代,很多行业龙头公司都在面临顺丰式变革,顺丰面临的难题也和别人一样:没有参照系,不知对错,难料生死。一切都只能摸索,“我们是打哪指哪。”顺丰商业事业群CEO李东起半开玩笑地说。虽然缺少明晰的整体设计和规划,但王卫始终相信,顺丰没有偏离他的轨道。

  设计师王卫

  2015年初,一篇关于王卫的长篇反思文章在网上广泛流传,开头那句,“我们的创新有一多半是不成功的”被广泛引用,但很多人或许没有读完全文,因此没有注意到,王卫对于顺丰商业模式的解读与描述。

  在顺丰内部,很多人也在困惑顺丰未来究竟会是什么样子。业内人士指出,顺丰自2013年以来,随着新业务的布局和开展,其内部规模扩张速度惊人,甚至可以说是“每个小时就有5名员工加入”。这样的人力扩张速度,使得顺丰从两年前的20万人,迅速扩张到30多万人。

  从做快递的第一天起,王卫就知道自己的终极命题是什么,那就是如何把快递公司这样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变成一个不再卖苦力的公司。用王卫自己的话说:“我一直认为,靠出卖劳力搬货不是顺丰的终极宿命,接下来我们的赚钱模式要从手脚过渡到嘴巴,从体力转向脑力,从注重公司品牌形象转向开始重视员工个人形象品牌。”

  换句话说,快递公司是一个人力资本很重的行业,应该设法做减法。但是外界难免困惑的是,至少短期内看来,王卫非但没有做减法,还是在不断做加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794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