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5周年 中国连锁业变中求生

   2007-01-12 8080

  既控制市场,又决定生产,同时还影响金融,如此牵动中国经济命脉的商业零售业,却在入世三年后成了开放最早、也最为彻底的行业。作为先进流通方式的标志,连锁业的发展无疑是我国本土零售业成长的一个缩影。
   
  入世五年来,虽然从一些表面的数据来看,外资商业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极其有限,正如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所言:虽然受到一些冲击,但并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但是如果仔细解构一下这些数据背后的故事,有很多决定性细节是值得关注的。

  大开放:大限后的疯狂
   
  三年的过渡期后,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承诺,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取消外商投资零售领域在地域、数量、股权比例等方面的限制,实现全面开放,再一次掀起了国际零售巨头在继1997年变法挤入中国市场后的又一次光明正大的侵华狂潮,并显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
   
  首先,外资商业企业进入速度明显加快。2005年,商务部共批准1027家外商投资商业企业,是1992年到2004年12年间国家批准外资商业投资企业总数的3倍左右。据中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家乐福在中国已经有91家,沃尔玛在中国有74家,易初莲花也有75家,而在这总共240家中有150家是2004年以来开的,这说明在2004年三年过渡期结束以后,外资的开店速度突飞猛进。
   
  其次,随着外资商业在合资企业中股权比例限制的取消,外商独资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在继去年易初莲花变身独资后,家乐福、百盛都先后启动了回收股权的计划。而在2005年新批外资零售企业中,单独资企业就有124家,占63%。尽管去年的统计情况尚未公布,但预计外资独资企业比例将会更高。
   
  此外,那些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老的国际零售巨头,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既有优势,其目光已不仅仅只是植根于一线城市了,已着手向二线、三线城市甚至县级城市延伸。而对于2004年以后准备进入中国市场分羹的新的巨亨,单凭自己的力量在一线城市去争取好的优质网点可能性不大,他们干脆实行并购方案借道入华。像开创我国零售业外资并购先河的特意购持半股于乐购,还有百思买成功入主五星,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还有经济不够发达的西部地区,在2004年后仿佛也成了零售业争夺的香饽饽。去年重庆家乐福与华联隔墙开店,一方面说明开放后内外资竞争的加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家乐福掘金西部的决心。
   
  另据了解,未来3年,麦德龙每年将在中国新开6至10家商场,重点以西部为主。计划到2010年将其在中国的现购自运商场增加一倍,大致跟上同期中国经济的预期增长。
   
  凡此种种,无不显现出我国零售业完全兑现入世承诺后国际零售巨头在华扩张的疯狂。

  大变局:力量边缘的隐忧
   
  大开放肯定意味着大变局。尤其是各种国际力量不惜血本的疯狂扩张,最终都会表现在力量的对比上。
   
  尽管就全国而言,目前外资商业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只有3%左右,但在上海、北京、广州、厦门、大连等城市,外资商业扎堆开店,增长迅速。以上海为例,目前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已广泛进入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便利店、家居大卖场、餐饮、配送、西点等各业态和业种。截至去年10月底,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在上海消费品零售市场的份额达到14.4%。
   
  更何况,我国零售业集中度原本就不高,98%均为中小企业,他们更多的无非偏安一隅或者艰难支撑,有的干脆倒闭或者被并购,真正可以和国际零售巨头类比的少之又少。只可惜,在这少之又少中,外资企业还在某种可比的主流业态上拔得头筹。
   
  到目前为止,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真正占据优势地位的只有大卖场业态,但近几年来,外资零售企业通过自行开店、兼并重组等各种方式抢滩中国一、二线城市,其销售额已经超过了本土超市。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400家超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外资零售商超市的单位面积销售额为2.06万元/平方米/年,远远高于本土零售商超市的单位面积销售额1.4万元/平方米/年。
   
  在2005年连锁百强中,外资企业主要集中在目前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卖场业态,百家快速消费品零售企业中,以大卖场为主的10家外资企业店铺数为475家,占总店数的1.6%,但实现销售额937亿元,占总销售额的23%。去年1月,上海连锁经营协会的一项最新统计显示,门店数仅占上海一半的外资大卖场,销售额却占了全市大卖场总销售额的近八成,外资大卖场的竞争力远远超过内资大卖场。
   
  正如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所言,自1996年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卖场入华,在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尤其是2004年完全放开后,大卖场已经成为消费的主流业态了。尤其在一线城市,内资企业在大卖场业态上俨然已被边缘化了,而且还有延续到二线城市的可能。裴亮说,由于大卖场主要销售的是跟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品和食品,无论是在市场份额还是品牌影响力以及产出效益上,都是标超和便利店等业态无法比拟的。
   
  如果一旦外资占据中国大卖场整体主导地位,对中国日用必需品的销售和整个产业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05年连锁百强》显示,上榜的外资企业18家,比2004年增加6家。销售规模总额1439亿元,占百强总销售规模的20%。如果包括中外合资、合作、境外上市、国外资金注入内资企业等则上榜企业27家,销售总额2619亿元,占连锁百强总销售规模的37%。
   
  而据记者了解,受到大卖场、便利店的双重挤压,单店销售额下降的上海标准超市正在加速转型。而作为上海乃至全国样板的联华超市已走到了前列。截至目前,上海已有60多家联华超市转型超级生活馆或是生鲜超市,今年沪上300多家联华标超转型工作将全部完成。而其同胞兄弟华联,继股市退市后,日前也传出由于业绩不佳,可能退出北京市场的消息。
   
  裴亮告诉记者,这一方面是细分业态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无奈的表现。

  大市场:国内国际一体化
   
  是市场就有竞争,尽管由于外国零售商的加入,使得竞争多了些血腥味。但不可否认,同时也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加快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全面提升了本土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从而有效推进了中国零售业的发展。
   
  随着外资大量进入,尤其是沃尔玛、家乐福等的示范效应,我国连锁经营也成为零售业的普遍组织方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连锁经营中,限额以上的集团有1400多家,占全部企业的34%;门店数为9万多个,占到17%;连锁经营企业零售额为27%,占到限额以上零售总额的44%。在30个地区中,半数连锁企业零售额占到10%以上。2004年我国零售企业的连锁度仅为5%,欧洲发达国家则为20%,但现在我国零售业的连锁度则提升到近10%了。
   
  据了解,5年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首次公布中国连锁百强企业名单,联华超市以140亿元的年销售额名列第一;5年后,名单上年销售规模超过140亿元的企业达到13家。目前,连锁经营在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已经超过11%;与2001年相比,连锁百强的年平均销售额从16亿元增加到70亿元以上,增长了3倍多。
   
  不仅如此,随着我国零售业的全面开放,一些国际领先的业态也不断被引入。近年来,连锁超市、便利店、大卖场、购物中心、折扣店、品牌直销广场等新型业态在我国不断涌现,连锁加盟、自愿连锁等各种经营方式也迅速推开。发达国家50年的业态演进过程,上海、北京等国内一线城市只用了十几年时间就完成了。
   
  截至目前,国际上有的零售业态,国内全都有了,国际上没有的,国内也有创新,譬如说集贸市场。难怪有专家认为,随着我国零售业态的不断丰富,还有大量外资的涌入,中国市场已经在经意和不经意中被国际化了。
   
  裴亮告诉记者,其实外资进入中国市场,还有一个革命性的影响,那就是把批量低价销售的的理念介绍到中国了。裴亮介绍,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杭州就有商家推出十点利低价策略,但那只是建立在商家少赚一点基础的单方面策略,最后由于利润太薄而不得不退出市场了。中国零售业真正的低价策略还是源自沃尔玛的天天低价,它利用自己全球采购的优势,低价销售。让中国商人真正明白了所谓低价应是建立在整个供应链上而非单纯商家的一厢情愿。
   
  原联华超市掌门人王宗南也坦言,联华开设大卖场,刚开始就是照葫芦画瓢,跟着家乐福一步步学的。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竞争对手杀到家门口,也等于把学习的机会送到了你面前。因此,外资进入在带来激烈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营销技术,大大推进了中国商业的现代化进程。

  大作为:呼唤市场化航母
   
  无论是加速竞争,还是引进先进经营理念等,外资的加入都把内资企业尤其是大型零售企业推到了风口浪尖。入世五年的事实证明,国内在资金、规模、技术、管理等方面都能与沃尔玛、家乐福媲美的商业航母太少了。
   
  早在入世之初乃至之前,上海、北京等地培育了一批类似首联、百联等的所谓的商业航母,但他们毕竟都是政府一手捏合而成的。先不说首联的无形隐退,就是现在依然还风光的百联,近几年也时常传出不和谐的声音。至于是否能与外资抗衡,至少现在还不得而知。
   
  为了打造本土商业航母,2004年6月份,商务部颁布《流通业改革发展纲要》,提出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流通企业的阶段性目标,即在2007年有1家至2家内贸流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在2010年有2家至4家内贸流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商务部同时提出,要在5年至8年内培育出15家至20家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初步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但事实上,截至目前,又有好几家曾被商务部重点扶持的重点流通企业却变成了外资,使得商务部也左右为难。
   
  据消息人士透露,商务部以财政扶持、培育重大型流通企业的方案有可能搁浅。该人士还告诉记者,直到现在,在这20家被重点扶持的大型流通企业中,只有苏宁拿到了第一笔政策性扶持贷款。但接下来的可能凶多吉少。
   
  反观我国家电连锁业,发展至今,虽然有着或这或那的问题,但随着去年国美与永乐的合并,再加上苏宁的蓬勃发展,彻底成就了家电连锁业内资的主导地位。虽然百思买借道五星入主中国可能对于国美、苏宁等存在威胁,但至少也是三五年后的事了。
   
  看来,要想真正守住并且积极分羹甚至主导中国零售这块大蛋糕,中国零售业缺乏的是真正市场化自发形成的航母。当然,这离不开行业相关政策法律环境的改进以及配套措施的完善,但更多的还在于企业自身内功的练就。
   
  在最近联商网的一份调查中显示,认为本土零售业遭遇的最大瓶颈排在第一位的是人才,第二是供应链,第三是门店营运,第四是资金。而裴亮在和记者谈到本土连锁业与外资最大的差距时也认为,内部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资本是其最大瓶颈。  
   
  零售业从整体而言,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而连锁模式本身更是讲究一个人和的管理。由于零售业近几年来的发展迅速,同时随着新兴商业业态的兴起和竞争的加剧,导致相关人才的缺乏,从业人士的素质和能力急需提高。人才的培养,形成规范的透明的招人、育人、用人、留人的机制。做大,做强,从内部入手,向内挖潜,向人力资源要效益。零售行业中缺少前瞻性的人物。目前零售业聪明者太多,敬业者太少。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不少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据裴亮介绍,在近几年协会主办的连锁业人才培训上,各零售企业都表现得非常踊跃。而作为我国流通业的主管部门商务部,在去年的商务工作会议中,也把人才兴商列入了规划之中。
   
  虽然优秀的企业从不缺乏资本的青睐。但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大部分零售企业的融资非常困难。不仅渠道有限,而且还非常不顺畅。作为曾经被业界誉为可以和国际商业大鳄抗衡的天津家世界,正是由于陷入资金困局,才不得意外卖其家居业务。对比沃尔玛10亿元并购好又多,一个令人担忧的沉重话题自然而生:缺少金融支持的本土企业,犹如先天不足,能否抵挡外资的下一轮锐利攻势?如果真如某些专家所言,中国零售业自身竞争力的培养过程太短,那么中国零售市场真会被外资巨无霸控制吗?
   
  而供应链一直是中国零售企业的一个薄弱环节,门店营运能力的欠缺也是导致本土零售企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完善供应链和提升门店营运能力也是摆在中国本土零售企业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来源:中国商报 记者王立勇)

标签: 外资|入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808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