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手术台上的北京万科:减员、优化组织内部管理结构

   2015-07-01 攸克地产7540

  

  一个超大型企业的转型要支付多少代价,看看万科就知道了。万科转型又承受着怎样的压力与煎熬,看看北京公司便可知晓。

  6月30日,身兼三职的刘肖向万科北京公司全体员工发出一封邮件。在这封邮件中,刘肖告知北京万科所有的员工,北京万科1~6月已经完成销售额103亿元人民币,同时利润大幅提升50%,回款率达到历史最高的92%。这只是领导邮件的“规定动作”,在同一封刘肖邮件中,“清零”、“颠覆”、“全面重构能力”这几个词汇的出现,显然更值得北京万科的员工关注。

  他们应该意识到,自己效力的北京万科正躺在手术台上。这台难度颇大、风险系数颇高的手术,已经进行了有半年之久,甚至仍没有到完结之时。这台手术的医学目的颇为复杂——它既要为维护现行机体的正常运转而革除部分器官,又需要为整个机体赋予新的功能,更关键的是,一减一加,一个手术,同步进行。

  两百人 “减员”

  手术刀最早对准的是人员规模。从刘肖接替毛大庆出任北京公司总经理开始,北京公司的人员“出走”似乎就要成为必然。事实也确实如此,从2014年底开始,陆续有人去职,其间不乏一定职级的业务骨干和中层管理者,如曾任万科北京公司营销中心副经理的孙霞、曾任万科北京公司工程总监的孔祥民等。

  当内部还在纷纷猜测这种局面还能持续多久时,似乎绝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手术的开始。这将关乎北京万科几乎所有员工的切身利益。在万科总部所在地的深圳总有这样一种比较,同档次的业绩贡献,深圳公司的人员却只有北京公司的一半,约200人左右。

  万科北京公司人气最旺时,有500人左右,在万科内部属于人员规模较大的公司。这是由当时北京万科所被赋予的战略目标决定的——2009年,毛大庆从凯德空降万科,出任高级副总裁、北京公司总经理。彼时的万科在北京,亟待开疆破土,承担如是任务的毛大庆迅速扩大万科在北京的市场份额,业务的快速膨胀,必须有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投入,这正是万科北京公司人员一度庞大的原因所在。

  2014年成功跨过2000亿规模的门槛之后,集团战略迅速转变,从规模转向“效益”,作为集团内规模最大的北京公司,瘦身势不可免。

  实际上,北京万科投资设立了一家社区商业管理公司,从股权关系上看,这是一家北京万科的子公司。按照北京万科的安排,北京公司原有的社区商业的运营管理人员,成建制地转入这家北京万科的子公司,其中即包括早已声名在外的“第五食堂”。

  尽管在股权上有承继关系,但这家公司完全自负盈亏。通过这一手法,北京万科成功分流人员超百人,北京万科不必再负担这些人员的任何支出。

  部分原北京万科团队成员因个人职业选择去职,这一部分的人数,约有20余人。

  如是,北京万科在2014年底~2015年6月这半年间,北京万科的人员规模已经从最多时的500多人,降低至300余人——这一台正在进行的手术,瘦身接近200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754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