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麦当劳即将出售的消息惊动了整个台湾速食业。这意味着,进入台湾市场31年的麦当劳即将易主,全岛近350间直营店将以特许经营模式另寻买主。一时间,许多人都误以为麦当劳将要撤出台湾,但事实上,由直营转为“发展式特许经营”(Developmental Licensee)模式并不会对台湾消费者产生什么直接的影响。只是台湾麦当劳的易主,将会牵动台湾各级供应商、行销企业及房地租赁相关单位的大规模调整。一年近200亿元新台币的餐饮市场产值将会重新分配,而这一数字几乎是王品集团在台湾营收的两倍。
许多网友担心,麦当劳所选用的食材一旦进行调整,很可能陷入去年的“食安”泥沼,尤其是接盘呼声较高的“统一集团”,在食安风暴中曾一度尽失民心,受到全民抵制,旗下产品销售量至今一蹶不振。在麦当劳变更经营权之后,民众所信赖的标准化原物料及服务能否得到延续,令人忧心忡忡。
吊诡的是,当台湾人一致将麦当劳的食品安全作为良心标杆时,日本的麦当劳恰恰是因食安问题受到重挫受到全民抵制的,其惨境几乎和统一企业在台湾的处境无异。2014年7月上海爆发“福喜”过期鸡肉疑似销到日本的新闻,日本麦当劳处理不当,从而引发了长达一年的信任危机。据香港《关键评论》报道,“日本麦当劳近年因品管不佳惹民怨,在日本人同仇敌忾下,日本麦当劳终因营运亏损,131间营收不符预期的门市宣布收摊, 血的教训 让执行长出面鞠躬道歉,现在更开放全民食安抽查,希望挽回消费者信心。”这场浩大的抵制产生效果后,日本麦当劳去年净亏损218亿日元,今年赤字更是扩大至380亿日元,是日本麦当劳营运41年来首次爆发亏损。网络媒体纷纷下重标跟进:“日本民众彻底让麦当劳知道谁是老大”。且出于更为复杂的缘故,在俄罗斯、冰岛等地的麦当劳也面临退出市场的窘境,这使得台湾麦当劳易主消息一经传出,就令人担忧麦当劳是否因为在全球经营不善,将彻底退出台湾。这样的误会显然并非空穴来风。
在麦当劳的故乡美国,其处境同样是如履薄冰。刨去食安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美国人追求健康饮食的潮流,麦当劳“既不健康也不环保”的品牌形象逐渐失去民心。据《商业周刊》作者凡槿撰文形容,“在美国人心中,只有3种人会去麦当劳:穷人、胖子、可怜人。”麦当劳早年建立起的SOP(标准作业程序)也逐渐丧失其快餐文化的品牌魅力。而无论麦当劳怎样花费重金和行销打广告,“新鲜、有机”等时尚餐饮文化元素恐怕始终没与其沾上边。麦当劳所面临的改革恐怕是全球性的餐饮文化重塑,任重而道远。
事实上,麦当劳在台湾的品牌形象一直不错,盈利下滑也不算最严重。全台约345间麦当劳店面拥有近1.6万名员工,同时也解决了大量计时工的勤工俭学问题。许多台湾人对麦当劳的感情很深,它的美式快餐文化,及餐食与玩具配搭贩售的文化曾是许多台湾人的童年回忆。去年麦当劳还曾举办三十周年店庆,许多与台湾麦当劳一起成长的老员工,成为了其他服务业的顶尖力量,坐忆往昔不禁热泪盈眶。三十一年前,台湾第一家麦当劳在台北民生东路开业时,曾引发排队热潮,逐渐改变了一代台湾人的饮食习惯。台湾人一向喜欢油炸食品,年轻人几乎餐餐不离油炸。油炸猪排、鸡排一直是夜市明星产品,这也直接导致大肠癌连续七年居台湾癌症发病率榜首。台湾人对于麦当劳的爱,出于对于牺牲健康的盲目,但便捷、优惠及良好的服务也为其增添了消费动力。因而对于这次餐饮业“地震”,台湾人普遍认为,“整体来说,(此次事件)台湾因素只占三成,另外七成是美国总部因素,因为美国麦当劳真的有大麻烦,需要让各地利用拍卖直营店换得的现金,去灌注母公司。”
去年年底,台湾麦当劳连关好几家店,尤其松山捷运站开通,沿线却关闭了三家直营店,恐怕就透露某种端倪。麦当劳美国总公司将台湾从高成长名单中剔除,是出于利益考量,还是出于战略调整对于如今乐于观望的台湾人来说已不再重要?他们更关心的是,谁来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