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睿意德索珊:商业地产大数据下的互联网模式思考

   2015-07-08 RET睿意德索珊7470

  7月2日,RET睿意德董事索珊女士受邀参加2015“互联网+”商业地产转型突围论坛暨中国商业创新品牌峰会,并就《数据在实体商业里的应用场景》发表主题演讲。如下为演讲实录精彩内容:

  国内外实体商业阶段不同

  实体商业在中国的发展是“从0到1”的过程,即从匮乏到丰富,一定意义上讲,“全”、“大”、“丰富”就是优势。也就是说,区别于海外商业地产的发展,国内实体商业在自身羽翼尚未丰满的过程中,就直面互联网对于其方方面面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我认为,国内实体商业转型应关注三个关键词,分别是:

  第一,迭代。 “泛90后”成为消费人流主体之后,其消费理念的巨变对于商业的影响是需要重点分析的。

  第二,去交易化。在“互联网+”时代,各类渠道都在争抢实体商业的客流,实体商业渠道的意义在减弱。

  第三,强主题。主题要求的背后是人群对于实体商业情感以及价值观认同的需求。

  一个数据似乎非常可怕,2014年年底,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信息组织的数字分析师提供的数据显示,世界上移动设备的数量首次超过人口总数,即目前使用的移动设备的数量和人口的数量均超过了71.9亿大关。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实体商业没有发展了吗?实际上,我们始终认为,正是因为技术改变了原有生态系统的进化周期,它也会促使传统行业进行变革的思考。它们之间并非替代的关系。网店冲击实体商业,攻占了便利交易的渠道;移动终端的开发,降低了衣、食、住、行的外向机会,它们各有所长,互有补充。

  大数据不等于有效数据

  对于商业地产的大数据应用,我们需要注意,大数据不等于有效数据。比如,大家都有类似的经验,即某一个文件自己确信存储过,但是需要的时候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同样,医院在病人离开后的数据是缺乏的。也就是说,目前,各类PC端、移动端渠道可带来随时随地的数据,但是,数据众多,且分散在各种载体、渠道中,这些海量的数据分布稀疏、分散,呈现海量的碎片化形态,没有按需收集,且也没有按照模型整理,并不是有效的数据。

  那么,如何得到有效的数据呢?

  我们认为,中国的实体商业的发展跟国外的历史是不同的,原有的发展多是“下游思维”,也就是无限相望地向海外学习经验,但是,在当下,对于海外,我们不必再敬仰。其实,国内快速迭代的项目提供丰富的比照和前沿的探索,可以给国内商业地产人大有作为的天地,让大家可以从“上游思维”切入。相比产品、技术等层面,从“人”的层面分析更为有效,这就需要分析消费者属性、消费者行为轨迹、特定人群分布、消费偏好以及发展趋势。

  “互联网+”与“+互联网”的思考 

  我们注意到,目前研究产业互联网有两种思维模式——“互联网+”与“+互联网”,其本质是将何作为核心优势进行延展,将互联网技术作为核心则为“互联网+”,而将产业作为价值核心延伸则是“N+互联网”。对于商业而言,实体商业拥抱互联网技术的核心优势是基于场所、产品、服务的运营管理。

  无论实体商业还是虚拟商业,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争抢消费者的时间,为此需要做的事情都是去提升平台效率。辨明线上线下的相似与不同,我们需要从思维互补、极尽各长的角度,进行导流、汇聚、交易、维护的价值创造闭环方式进行思考,方能有效提升实体商业的平台效率及价值。 

  实体商业的数据应用的三个原则

  基于上述理解,我认为,应用大数据为实体商业服务,需要从交易转向客户运营,应注意如下三个原则:

  第一,C2B。即要做到Consumer to Business,即从消费者到企业,反向而来;

  第二,UEM。即用户体验管理,要能与客户连接,即与个体连接的打通;

  第三,全时全景。之前购物中心只是对在场的人提供体验,互联网时代则要求更多的触动,不管是视觉的触动,还是文字的触动。如今的时代,实体商业如果不管理不在场的时间,则可能就输掉了。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2

文章

747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