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万达的半年工作会议情况报道又点燃了大家的公众号和朋友圈。大家都对万达的金融、互联网、轻资产等大加赞赏,纷纷点赞。在一片欢欣鼓舞的气氛下,我却要泼点冷水提醒万达,当前成绩和他的远大理想相比还差距很远,千万不要满足于刚刚取得的这一点点业绩。
1、传统房地产销售差强人意。作为万达商业的核心收入来源(超过80%),房产销售这一块上半年并没有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相对其他六家千亿房企,万达的数据只能排在中游。万科、绿地的数字增速放缓在情理之中,绿地在去年年底为了“第一”把子弹“打光”,万科毕竟是千亿之上再上台阶,更不容易。在今年二季度房地产市场全面回暖的情况下,万达刚过10%的增长,只能算是差强人意。原因其实也可从万达在售项目多位于三四线城市中一见端倪。
2、传统商业退步明显。半年报告中,万达对百货、大歌星等传统业务组成部分只字未提,只是提了租金增长33%。但是传统商业的衰弱已成定局,按照万达一贯方式,如果不出大问题都会在报告中一一列举,而且在此前公开的半年度和年度会议上均是以表扬为主,这次一反常态看来问题巨大。当然,传统商业的问题不止万达一家出现,每个商业地产运营者都会面临,只不过今天万达首当其冲。
3、租金增长没有表面风光。总租金增长33%,也是王健林特别提出的万达亮点,但是看租金总体增长还要考虑到去年同期可租面积和现在可租面积的对比,具体单位租金是否增加更加重要(这些数据要等万达商业半年报公布后才能得知)。如果只看去年招股书和2014年年报数据可以得知2014年上半年总1470万方的持有面积中,有约1164万方可租,52.8亿元的租金收入折合成单位租金约75元/平方米/月。按照2014全年2156万方持有面积算出可租面积1707万方,按2015年上半年70.2亿元的租金收入计算,单位租金是68元/平方米/月,比去年还有所倒退(但其中新开业项目免租比例高,具体数据万达并未公布)。不过,在商业地产大环境下,能这样也已经不容易了。
4、寄予厚望的金融我却不那么看好。由于没有太多数据来体现万达金融业绩(只有“稳赚一号”销售了多少,几乎不能说明问题),我只能比较“感性”地讲几句:关键还是对目前金融的操盘手心存疑虑。从媒体报道中看到,万达挖来了原建设银行的投资理财总监和渤海银行行长,他们只能算是传统银行界的代表,和新模式、互联网一点不搭边。万达金融的思维模式和运作理念和同提互联网金融的代表阿里金融、腾讯金融相差不止道里计,如果没有在思维上的完全转变和对原有金融模式的颠覆式创新,万达金融也只是停留在“纸面帝国”。
5、互联网板块毫无业绩。这次半年报告,关于互联网这一块万达也基本没有提及。事实上,这块一直也没什么成绩可以提,换了几任领导仍是一篇空白,看来这一块已经是万达真正软肋所在。光靠王健林自己的思维定式也许再换三次CEO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6、文化体育有进步,但也不会有爆发式增长。半年来,万达收购了国内外许多体育文化领域的大牌公司股权,包括瑞士盈方体育传媒集团、澳大利亚HOYTS院线、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等。众所周知,国外这些大公司自身的增长是非常有限的,如瑞士盈方在14年有世界杯和冬奥会的情况下收入也仅同比增长36%,完全不能期望他们有爆发式增长,如果硬要“赶上架”,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这些收购从某种程度上说政治意味更浓。当然,万达院线在国内的发展速度还是非常快,毫无疑问能稳居国内头把交椅,从这点来看我还是非常佩服万达的。
尽管泼了这么多冷水,我还是佩服万达的这些努力和尝试。毕竟,企业不断去探索,去开拓,去创新,才可能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