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30日,花样年旗下的附属公司彩生活服务集团(以下简称“彩生活”)迎来上市一周年,公司也正式向社会推出了“彩生活住宅”,在行业内首次尝试将卖房子转变为卖服务。
资料显示,从去年开始彩生活母公司花样年便不再拿地,此后开发以代建为主,全面向轻资产模式转型。花样年董事局主席潘军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最终目标是争取在3~5年后全面实现轻资产。
在过去彩生活上市后快速扩张发展的一年里,彩生活也陆续地爆出了一些问题。对此,潘军则直言:“互联网时代讲究试错,没有哪个模式想一想,就百分百正确,需要在过程中调整,跨界、创新、发展,探索经验,协助发展,形成新的路径。”
据了解,通过收购、托管等方式,彩生活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就将物管面积从2013年年底的9100万平方米升至2014年年底的2亿平方米。靓丽业绩的背后也时常会有旗下服务的社区被爆出问题甚至陷入业主维权泥潭。一位物业管理方面的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后的彩生活需要不断通过业务扩张来赢取投资者的青睐,在物业公司股权收购方面加大力度,重收购轻管理的模式会导致服务水准的下降。”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数次致电并致函花样年彩生活服务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截至记者发稿时,未获回复。
看上去很美的彩生活
受累A股市场的震荡,近期港股市场开始出现走低,原本处于价值洼地的港股市场愈来愈多受到产业资本市场的关注。在上半年资本市场上领跑同行的花样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旗下附属上市公司——中国社区服务运营第一股彩生活服务集团,在今年7月6日至8日连续3个交易日获得公司主要股东大量增持股份。
与此同时,工银国际7月7日发布研究报告指出,近期内地股市波动或影响楼市,下半年房地产行业将继续受益房地产政策宽松,花样年等业务多元化的开发商将获市场更大的关注。辉立证券研究报告估算,2015年花样年来自彩生活、社区商业和社区金融等新业务的权益利润有望超过 2.5亿港元,新业务估值有望达到100亿港元,对应40倍的预期市盈率。未来12个月,花样年的合理估值约为125亿港元,相当于每股2.2港元。
6月底发布的彩生活住宅,被部分媒体分析为剑指高房价。据悉,彩生活住宅是彩生活社区服务运营平台通过整合房地产开发商、金融机构、商家、垂直应用供应商等众多社区商业参与者,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在统一以“彩生活住宅”品牌对外销售的同时,向购房者返还大额度、长期性的消费权益凭证,购房者可以藉此在彩之云平台上进行消费,适用范围涵盖衣、食、住、行、游以及装修、汽车等大众消费等。
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看来,构成房价的主要成本现在有5部分:土地、税费、建安、资金及利润。从目前来看,除了利润可以减少,其他部分都很难减少,所以所谓的花样年彩住宅只是噱头。彩生活更多只是迎合了资本市场。
在香港一位资深投资人士雷女士看来,港股投资者看重的也许并不是彩生活目前的物业管理收入有多少,而是O2O板块的盈利前景以及其开发出的主题概念。这样的概念会引起资本的追逐。也可以说至少从目前来看,彩生活擅长玩转资本。
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彩住宅的概念提出,其实是一种“互联网+”思维在住宅硬件方面的应用。但是否能够解决高房价的问题,其实还不能直接画等号。从此类物业和后续服务等设想看,可能能够迎合年轻群体的需求,而对于传统物业是否具备调整性,还难以断论。
不仅如此,有知情人士分析:“从目前彩生活模式在资本市场上的成绩来看,有望推动花样年对旗下其他业务板块亦进行分拆上市,不排除在未来3至5年内花样年将其他板块陆续推向资本市场。”
资料显示,在彩生活未来几年的计划中,“跑马圈地”仍是重点工作。按照计划,到2020年彩生活服务的社区物业面积将超过10亿平方米,超过4000万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