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总投资500亿元的佛山旧改项目,一个是在上海起步投资就达到271亿元的商业综合体。面对两个投资额都相当庞大的项目,新鸿基(相关干货)地产近期做出了优化选择。
经过两次股权转让,新鸿基地产将佛山项目的股权降至一半,而将对内地投资的重仓押到了上海徐家汇地王项目上。
按新鸿基在内地的投资计划,公司在内地计划持有多个包括位于一线城市黄金地段的地标综合体。另一方面,该公司有待出售的物业1494亿港元(约合1196亿元人民币),有大量物业有待变现。
重心移至上海
佛山“泷景”是新鸿基在华南最重要的项目,总建筑面积达280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达500亿元。2009年前后新鸿基分两次,以总价81.6亿元的价格获得这一超大体量的旧改项目。
但日前这一项目却变数横生。
合景泰富(相关干货)近日公告称,公司以18.6亿港元(约合14.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从新鸿基地产手中收购了广东省佛山“泷景”三成的股权。此前合景泰富于2010年3月以16.3亿元获得了这一项目20%的股权。经过两次减持,新鸿基在佛山的项目股权比例降至50%。
“卖项目并非外界理解的所谓逃离内地。此次交易有利于公司将资源集中于一线城市。”新鸿基方面如是解释。
新鸿基将重心押在了上海。
2013年9月,新鸿基击败九龙仓联合体,以217.7亿元的代价夺得上海徐家汇地王。据了解,徐家汇中心整个项目由四幅地块组成,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整个项目的设计图已接近最后阶段。
但经过两年时间,这一项目大多仍处于地下施工阶段,仅徐家汇中心位于华山路的一号地块已展开地铁上盖建筑工程。
“仅仅是土地出让金这一项,新鸿基每个月都要支出不小的财务成本。”盛世太平投资一位高层表示。
“公司将聚焦上海项目,调拨更多的资源全力发展徐家汇中心这个更具潜力的大型项目。”新鸿基在7月28日给记者的回复中表示,徐家汇中心将是公司在内地未来几年投资的重心。
为开发在沪项目,新鸿基在今年1月和5月已经为其展开直接或间接的两次融资,其中包括100亿港元的五年期银团贷款和12亿元人民币的五年期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港交所最新资料显示,新鸿基地产主要股东HSBC Trustee (Guernsey) 于7月中旬斥资7545万港元(约合6043万人民币)增持新鸿基66万股。业界认为,此举可能是为新鸿基后续的融资做伏笔。
尚未恢复元气
对这个总资产超过4600亿元的庞大商业帝国来说,去年新鸿基全年119亿港元(约合95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并不高。而内地去年只有55亿港元(约合44亿元人民币)的销售业绩,在地产界看来也并非理想。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称,如果此前没有涉入贪腐案,按新鸿基的公司管理能力以及资本市场对其的大力支持,新鸿基完全有能力和实力进行多项选择,同时开发上海和佛山项目。
“新鸿基现在做出取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公司正在恢复元气的过程中,因此对重大投资会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上述分析师说。
上海一家房产机构高层表示,在公司运营稳定的基础上,新鸿基有能力获得更高的杠杆,撬动更多便宜的资金。但经过一番动荡,资本市场对新鸿基的评级较之前略有下调。“对新鸿基来说,此时使用较大的杠杆投资也非明智之选,因此会在过往业绩的基础上进行适量的投资和开发。”
从财务情况看,该公司的负债率虽然与内房股相比较低,然而债务总额却相当庞大。
据新鸿基2014年年报披露,公司负债总额为827.7亿港元(约合662亿元人民币)。其中一年内要偿清的债务为109亿港元(约合87亿元人民币),2至5年偿清的债务322亿港元(约合265亿元人民币)。
在494亿港元(约合395亿元人民币)的流动负债中,去年仅用于利息的支出就高达12.7亿港元(约合10亿元人民币),包括发行债券、股票等融资的费用支出。
“虽然港资房企资产负债率较内房股要低,但因为盘子大,负债额也较大。转让佛山项目,应该也是出于资金安全的考虑,不希望使用太多高息的借贷资金。因为一旦公司业绩不佳,加之公司的财务成本上升,整体的运营压力也会进一步加大。”亿翰智库分析师张化东认为。
作为新鸿基在内地最重要的项目,出于降低整体风险的考虑,上海徐家汇中心将采取分期开发、分期逐步散售的方式,来降低资金和运营成本。
“如果进展顺利,一号地块的办公楼年内有望进行销售,并获得一定的销售回笼资金。”新鸿基方面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