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唱衰声起” 郑州传统餐饮业陷入倒闭危机?

   2015-08-20 3220

  “郑州餐企寒潮来袭”、“餐饮门店迎来倒闭潮”、“传统餐饮已死,缓期五年执行”……炎热的三伏天里,郑州餐饮界人士却在一片唱衰声中,如历寒冬。

  各界“唱衰声起”,郑州餐饮真的陷入危机了吗?

  【大势】

  餐企悬崖百丈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关于餐饮行业的寒冬论调,自2012年“国八条”之后开始,愈演愈烈。从高端餐饮遇冷,到中端餐饮混战,再到全民抢滩大众餐饮,起于高端餐饮的所谓“寒潮”,正逐步向大众餐饮传导。

  但吊诡的是,在餐饮一片喊冷声中,整个餐饮行业的高速增长仍在继续,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餐饮7月份增速高达12.2%。

  一边是市场蛋糕不断增大,一边却是无数餐企叫苦连天,原因何在?

  一位资深餐饮人的反思也许能点醒很多人,“过去城市人口飞速发展,供不应求,现在大家一窝蜂杀进餐饮,导致供求关系瞬间转换。以前供不应求,生意太好做,很多餐企误以为自己情况不错,而忽略了在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提升。如今,形势突然转换,一下进入供过于求时代,如果餐企不迅速转变,一定会越走越难,直至被淘汰出局。”

  【破局】

  寒冬仍有花枝俏

  “不是市场不好,而是我们做得太差。”连日来,记者对多家餐企的探访,也印证了这一论断。

  因为在无数生意萧条餐厅中,河南商报记者却发现了很多常青型、人气型餐厅。

  这些餐厅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家高手千锤百炼锻造出来的品质店,如华豫川,生意经久不衰,25年仅开5家店,店店宾客满门;如曼玉融合餐厅,3年开3家店,顾客排队有时候排到下午三四点;还有紫苏餐厅,以“匠心”立店,10个月把营业额从4000元做到了4万元。

  另一种是外家高手妙手生花经营出来的新业态,如瓦库,茶餐融合成就奇迹,每天五轮生意,1400平方米的店,营业额高达4万多元;如锤子火吧,晚上10点前是饭店,火锅、烤鱼、凉菜,吃什么有什么,10点后变身酒吧,撸串、嗨酒,想干什么干什么,这样一家店,在选址极不理想的情况下,硬是用8个月时间把营业额从2000多元做到2万元;还有小小河边鱼,这家有最接地气之誉的“乡村鲜鱼馆”,不仅开一家火一家,而且还救活了好多家经营困难的店铺,被不少店主戏称为“救命鱼”……

  都说传统餐饮将死,他们集体说NO。

  【曼玉融合餐厅】

  风华绝代张曼玉

  无风味、不成活,追求极致

  曼玉融合餐厅总经理林红涛最近自己写词、配音、执导拍摄了一部曼玉融合餐厅的片子,里面有一句话,大意为:看到顾客需求不断被满足,是他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林红涛和华豫川的老总高宝成一样,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实际上,餐厅存在的理由就是满足顾客的需求,你能满足顾客的需求越多,你的竞争力就越强。”

  “而顾客的需求千差万别,你必须不断地了解这些需求,并用一个个细节去满足这些需求。曼玉一步步这样走下来,生意也就越来越好。”林红涛说。

  林红涛给河南商报记者举了个例子,比如铁板牛排,所有餐饮店铁板下面用的都是木托,但木托易沾油,时间长了很油腻,容易给顾客带来不适感。然而,无论国内知名餐饮还是国外大牌餐饮,大家的木托都这样,尽管有不适感,但顾客也不会提什么意见。

  大家都这样,顾客没意见,就不解决了吗?曼玉没有这样,为此,他们经过无数次内部讨论、研究、试验,最后终于想出了办法。现在到曼玉吃铁板牛排,你不会见到油腻腻的木托了。

  采访中,林红涛一半以上时间都在聊曼玉的各种细节,比如菜品的新鲜,曼玉的新鲜不是一个词,是分开的,鲜是曼玉产品的命根,而新又是鲜的前提,“曼玉的每个菜品都有一个保鲜时间标准,过了这个保鲜时间,必须倒掉。”

  林红涛还谈到了餐具的设计,传统中餐菜品多、餐具也多,曼玉在做万象城店时,花了4个月时间设计适合曼玉餐厅的餐具,“要考虑重量、保温、易碎、是否适合洗碗机等十几个要素,最终我们定下来七种餐具。”

  说起曼玉,林红涛像在谈论一件艺术品,而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他说曼玉只想尽量让顾客感觉到舒服,但又不刻意追求让顾客知道舒服在哪里,这就是曼玉想要的风味,“一家餐厅,有值得让人迷恋的风味,是活下去的基本要求。”

  寸土寸金的购物中心里,曼玉融合餐厅在下午三四点依然有顾客排队等餐。或许正如风华绝代的张曼玉一样,曼玉融合餐厅有令人迷恋的风味。

  【华豫川】

  世外高人张三丰

  合时宜、不偏科,稳中求胜

  8月8日中午,周六,陈先生打电话预订华豫川金水路店晚上的包间,被告知已预订完,想提前订周日的,也被预订一空。

  8月10日中午,周一,华豫川英协路店,自中午12点~1点,1个小时内,300多台位已经坐满。

  都说传统中餐步入穷途末路,已经在郑州有25年历史的华豫川,似乎遗世独立,并未受这股所谓“寒潮”的影响。

  华豫川老总高宝成鲜少在媒体上曝光,河南商报记者未能约到他本人,只好约上几位资深餐饮人士前往探访,一起剖析华豫川身处春天背后的原因。

  “华豫川最大的优点是合时宜,抛开产品而言,文化是生生不息的核心竞争力。”和高宝成有过接触的餐饮人老张分析,高宝成本人是学美术、做服装的,看问题看到骨子里,做事简单,跟传统中餐不一样,在20多年前,他的店铺装修已经是非常“洋气”的欧式风格。

  同时,华豫川看透餐饮走势,客户群定位非常准确,“来华豫川就餐的,大部分是有商务接待需求的中产阶级,他们有消费能力。”

  “吃了这么多年华豫川,一直都是这个味道,接待客人特别是商务客人特别放心,不会担心因菜品出问题而丢面子。”餐饮人蒋先生说,“商务接待的关键是稳定,除了菜品外,环境、服务也不能掉链子。”

  华豫川虽然特点不是太突出,但在这些方面都没有太大缺点,不偏科,够稳定,这是商务接待所必需的。

  25年间,华豫川只开5家店,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这一副遗世独立的姿态,颇似世外高人张三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网络用户

305311

文章

322

阅读量

资讯分类

关注商产网公众号

查看品牌拓展电话